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4: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1)病史:注意本病的高危因素如老年、肥胖、绝经延迟、不孕或不育等病史,并需询问家族肿瘤史。 (2)临床表现: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即可疑为子宫内膜癌,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3)分段刮宫:确诊内膜癌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先用小刮匙环刮宫颈管,再进宫腔搔刮内膜,取得的刮出物分瓶标记送病理检查。 (4)B型超声检查:极早期时见子宫正常大,仅见官腔线紊乱、中断。典型内膜癌声像图为子宫增大或绝经后子宫相对增大,宫腔内见实质不均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宫腔线消失,有时见肌层内不规则回声紊乱区,边界不清,可作出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 (5)其他辅助诊断方法 细胞学检查:用特制的宫腔吸管或官腔刷放入宫腔,吸取分泌物找癌细胞,阳性率达90%。此法作为筛查,最后确诊仍须根据病理检查结果。 官腔镜检查:可直视官腔,若有癌灶生长,能直接观察病灶大小、生长部位、形态,并可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 CAl25、MRI、CT、淋巴造影等检查。 2.鉴别诊断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绝经过渡期功血)、老年性阴道炎、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原发性输卵管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官腔积脓、宫颈管癌、子宫肉瘤。
☆☆☆☆考点3: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1.分期 详见下表: 2.临床表现 (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阴道流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持续或间歇性流血;未绝经者则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阴道排液:浆液血性白带或脓血性排液,有恶臭。 晚期症状:疼痛、贫血、消瘦、恶病质、发热及全身衰竭等。 (2)体征:早期妇科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或有子宫明显增大,软,可合并宫腔积液或积脓。晚期子宫固定或盆腔扪及不规则肿块。
☆☆☆☆考点1: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相关因素及癌前病变; 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老年妇女,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在某些欧美国家,其发生率已占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其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1.发病相关因素 (1)雌激素长期持续增高: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拮抗,可能导致内膜癌的发生。 内源性雌激素: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瘤等合并存在。 外源性雌激素:是指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时使用的雌激素。随着选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危险性增加。 (2)常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3)体质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是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宫体癌综合征。内膜癌患者绝经年龄平均晚6年。 (4)遗传因素:家庭内膜癌、乳癌、结肠癌史。 2.癌前病变 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分为轻、中、重3度。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CINⅢ级: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内膜原位癌。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