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6: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治疗原则为:清除残留感染、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支持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1.休息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1~2周,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轻,血压正常方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以上学,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 对水肿高血压者应限盐及水,食盐1~2g/d,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伴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供给,优质蛋白0.5mg/(kg•d),肾功能恢复后应尽早恢复蛋白供应,以保证儿童生长发育需要。 3.抗感染 有感染灶时可选用青霉素7~10天,以彻底清除残留细菌,减少抗原释放。 4.对症治疗 (1)利尿:水肿严重、血压增高者可给予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mg(kg•d),或给予袢利尿剂如呋塞米(速尿)1~2mg(kg•次); (2)降血压;可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吡啶0.25mg(kg•次)。3次/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效果较好。 5.严重循环充血的治疗 矫正水钠潴留,恢复正常血容量,可使用呋塞米(速尿)注射,以减少容量负荷,表现为肺水肿者可适当加用硝普钠5~10mg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以1μg/(kg•min)速度静滴,对难治病例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6.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选用强有力的降压药物迅速控制高血压。可选用硝普钠静滴,剂量同上,严密监测血压,随时调节滴速,速度不宜超过8μg/min。伴惊厥者及时止痉,给予安定,苯巴比妥等。
☆☆☆☆☆考点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本病为感染后免疫炎性反应,故起病前常有前驱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多见,呼吸道感染前驱期多为1~2周,皮肤感染前驱期稍长,约2~3周,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尿检发现无症状性镜下血尿,重者可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病起病年龄多发于5~10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起病初可有低热、头晕、呕吐、双肾区疼痛等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1.典型病例 (1)表现为水肿、少尿,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为下行性浮肿,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渐蔓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 (2)血尿可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或茶褐色,持续1~2周转为镜下血尿; (3)高血压常在起病1~2周内发生,学龄前儿童大于120/80mmHg(16.0/10.7kPa),学龄儿童大于130/90mmHg(17.3/12.0kPa)。 2.严重病例 常发生在起病1~2周之内,表现为: (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肾滤过率降低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出现循环充血,表现为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甚至奔马律,肝大,颈静脉怒张,以上表现酷似心力衰竭,但此时患儿心搏出量正常或增加,心脏泵功能正常。 (2)高血压脑病:部分严重病例因血压急剧增高致脑血管痉挛或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主要症状有: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甚至惊厥、昏迷。 (3)急性肾功能不全:由于肾滤过率急剧下降,代谢产物排泄减少,出现了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多发生于少尿时,随着尿量增加,病情好转。如数周至数月仍不好转,或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可能为急进性肾炎,病理以大量新月体形成为特征,预后严重。 3.非典型病例 部分急性肾炎可表现为: (1)肾外症状性肾炎;患儿表现为水肿、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循环充血,而尿呈轻微改变或尿常规正常; (2)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水肿、大量蛋白尿突出,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该类型肾炎诊断主要依据前驱链球菌感染史,血液补体C3下降帮助诊断。以肾病综合征表现者部分在2~3月内恢复不佳,可能演变为慢性进行性肾炎。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