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人体内,除碳、氢、氧和氮以外的元素称矿物质,是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的总称。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磷、硫、氯7种元素,约占人体总灰分的60%~80%,称之为常量元素;此外,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铬、镍、锡、硅、氟、钒等14种人体必需而含量极微的元素,仅占人体重量的0.01%以下,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1.钙 成人体内含钙量约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1%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维持心脏搏动、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正常传导和感应性;激活凝血酶原;维持生物膜的通透性;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及毛细血管的渗透压等。 (1)吸收和利用:钙与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和脂肪酸等阴离子形成不溶性钙盐,影响钙的吸收。相反,维生素D、乳糖、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同时,吸收量受机体需要量的影响。钙缺乏主要影响骨格的发育和结构,使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引起各年龄段的相关疾病。在婴幼儿、儿童中表现为佝偻病;成人尤其在育龄期妇女中表现为骨质软化症;老年人则表现为骨质疏松症。 (2)来源与供给量:钙的最好来源为奶类及其制品。黄豆类及其制品含量也较多。一般成人供给量为800mg。 2.铁 大部份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少量为储备铁。 (1)吸收和利用膳食中的铁有两种:动物性食物所含血红素铁和植物性食物所含高价铁,前者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可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故吸收率较高;后者在胃酸的作用下,还原为二价铁才能吸收,则吸收率较低。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有:维生素C、含巯基氨基酸、胃酸等。抑制铁吸收的因素为:膳食中的植酸、草酸、磷酸和碳酸等。铁的吸收率还受体内的储存量、需要量的影响。铁缺乏导致的缺铁性贫血(IDA),被WHO列为全球性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之一。 (2)食物来源:膳食中铁的最好来源为动物肝脏、全血、鱼类和肉类食品。 3.锌 锌参与多种酶的组成,在组织呼吸、蛋白质合成、核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为生长发育所必需。 (1)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锌主要在小肠吸收,吸收率可受机体锌水平的影响。食物中铜、钙、植酸、膳食纤维等因素可降低锌吸收;组氨酸、半胱氨酸有利于锌的吸收。 长期缺锌可致儿童生长发育受阻,性发育迟缓,味觉减退和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等。先天性锌吸收障碍可致肠原性肢体皮炎,是一种缺锌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2)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含锌量丰富,吸收率高。其中海产品如牡蛎、鱼贝类最好。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