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B 考点3:肠阿米巴病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病原治疗; 1.实验室检查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症状较轻,腹泻次数少,暗红色呈酱样粪便等应考虑本病。 (2)粪便检查:显微镜下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为确诊重要依据。血性粘液稀便易找到滋养体、粪质部分易找到包囊。 (3)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潜形溃疡、边缘略隆起、红晕、溃疡间粘膜大多正常。自溃疡面刮取标本镜检,发现病原体机会较多。 (4)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肠道狭窄、阿米巴瘤有一定价值。 (5)血清学检查:可用阿米巴纯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当体内有侵袭性病变时方形成抗体,包囊携带者抗体检测为阴性。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主要和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见细菌性痢疾)。日本血吸虫病、兰氏贾第鞭毛虫病、肠结核、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阿米巴肝脓肿应与膈下脓肿、原发性肝癌鉴别。 3.病原治疗 甲硝唑(灭滴灵)等抗生素。 阿米巴肝脓肿的外科手术适应证为:①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②脓肿部位特殊,贴近肝门、大血管或位置过深(>8cm)者;③脓肿穿破进大腹腔或邻近内脏而引流不畅者;④脓肿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⑤多发脓肿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⑥左叶脓肿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可考虑手术治疗。
☆☆☆☆考点4:疟疾的病原学;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以前两种为常见。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1.红细胞外期 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的裂殖子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性疟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疾子孢子无休眠期。 2.红细胞内期 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初期似戒指状,红色的核点,蓝色环状的胞浆。称为环状体即小滋养体。环状体发育长大,胞浆可伸出不规则的伪足,以摄噬血红蛋白,此为阿米巴滋养体或大滋养体。未被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正铁血红素颗粒蓄积在原浆内呈棕褐色,称为疟色素。大滋养体继续发育,其核与原浆进行分裂,形成裂殖体。原虫种的不同,裂殖体中裂殖子的数目也不一样,成熟后裂殖子数一般间日疟为12~24个,恶性疟为18~36个,三日疟和卵形疟为6~12个。成熟的裂殖体破裂,裂殖子逸出,一部分再侵入正常红细胞,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释出的疟色素也被吞噬。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