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常常使用隐喻为作品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如果你说“someone has a sea of knowledge”,便使用了隐喻,意在夸赞他人学识渊博,才学精到。从字面上来看,“知识”和“大海”并没有什么关联,但由于它们都浩瀚无垠,且难以测量,因而有了一定的相似性。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精彩的运用:
一种方法,你可以从“life is...and I am...”这个句式来展开练习,通过把生活作一种隐喻,然后延伸到自己,从而练习关于隐喻的系统性思考和创作技巧,如:
仔细品读一下上述二组句子,体会两种表达方法的不同,以及与一些陈词滥调的隐喻的区别。
隐喻往往比较模糊且口语化,一般在创意性写作文本中使用,正式文本中尽量避免。例如,你在写一篇关于林肯的论文时,如果形容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heart of gold)就不免有些奇怪。最好言之有物,你可以说“For Lincoln, compassion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ral virt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