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著写作

医药学论文范文

时间:2019-03-01  来源:本站  作者:

  研究动机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医药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对现代影响至深的近代模式.近代医药学期刊,以其动态性线;交流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保存了大量近代中医药的珍贵文献资料,特别是刊载了大量中药研究的论文,重要的文献价值.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近代医药学期刊发表的中药文献的研究,总结近代中药研究成果,反思近代以来中药研究的利弊得失,探讨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结合的可能层次.

  研究目的以近代医药学期刊文献为基础,研究近代中药理论的嬗变.由此出发,探讨近代中药理论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对近现代中药理论的影响.

  研究方法(1)文献学方法以近代医药学期刊为研究对象,以全国报刊索引中的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为主要检索资料来源,以中药研究文献摘 要 (18201961)和中药研究与文献检索为线;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进行过录,系统收集近代医药学期刊中的中药研究文献,建立近代医药学期刊中药文献数据库,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近代中药理论进展,研究近代中药理论嬗变.(2)史学研究法系统运用历史方法学中的归纳比较分析考证等方法,分析古今中药理论之变迁,梳理当时之期刊参与者以及中药研究者对近代中药理论的作用和贡献,划分近代中药研究的三个阶段.(3)社会学方法采用间接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近代医药学期刊等第二手资料,研究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对中药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的影响.(4)哲学方法综合运用矛盾分析现象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药理论嬗变进行系统分析和辩证综合,分析近代中药理论的形成模式,探讨近代科学思维对中药研究的影响.(5)思维科学方法运用形象(直感)思维学方法,从经验思维和抽象思维角度出发,研究中药理论从经验或感觉上升为系统理论过程,探讨近代科学思维对近代中药研究的影响.

  研究内容(1)对近代医药学期刊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不同期刊特点,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2)对近代医药学期刊中涉及中药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近代医药学期刊中药文献数据库,分析涉及中药理论和研究的文献,总结近代中药理论特点;(3)在深入了解近代中医理论嬗变基础上,对比古今中药理论,探析近代中药理论特点,分析本草到中药的嬗变过程,探讨近代中药理论嬗变对近现代中药研究影响;(4)分析古代本草学的继承性创造性和局限性,结合中药传统药理与现代药理等的对比,讨论近代文化社会等因素对中医药理论的影响.

  研究结论1.近代医药学期刊是近代中药学研究成果发布的主要媒介,刊载了大量近代中药研究的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珍贵的文献价值,

  2.西风东渐对近代中药研究影响甚巨,文化社会因素影响传统本草理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科学化研究提供条件,传统本草研究的方向和内容逐步向现代中药研究模式转变,取得较多成果,

  3.近代中药的研究的内容以生药学中药的化学研究和药理研究为主,中药药理的研究代表了近代中国药学的研究水平,

  4.中药近代模式对现代中药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现代中药研究基本上沿袭了近代中药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但其研究结果能否回归传统中医药理论值的反思.

  第二篇医药学论文样文草乌的民族医药学及草乌叶药理实验和化学成分研究

  乌头属植物为有毒植物,全世界乌头属植物约有30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在欧洲和北美洲.我国约有200种,除海南岛外在我国台湾和大陆各省区都有分布.草乌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北京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在我国可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约有76种,其中附子(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川乌(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蒙医药和中医药用草乌为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藏医药用的草乌为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为常用药材品种.乌头属植物多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神经性疼痛中风瘫痪胃肠炎月经不调痈疽疮毒等症.

  蒙医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兄弟民族医学的学术交流,蒙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由于蒙医药形成的历史背景文化交融和分布的地域等诸多因素,使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在同一种组方药材使用上,特别是植物药材的使用上存在着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并且与兄弟民族医药学存在着交叉使用的情况,因此造成名称和原药材使用上的混乱.在草乌使用上,中医药主要是用附子川乌北乌头,蒙医药则用主要有北乌头,藏医药所用的乌头属原植物主要有:伏毛铁棒锤铁棒锤伏毛直序乌头工布乌头等.对于草乌的叶子,三种医药学在原植物的认识药材品种选择及临床应用上各不相同.蒙医药应用草乌叶的历史悠久,临床有效验方较为丰富,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化学结构鉴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鉴于以上的研究认知和研究背景,我们对三种传统医学常用的植物药材草乌和草乌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对草乌和草乌叶的民族医药学认知进行了全面综述,包括中蒙藏医对草乌原植物的应用现状研究概况,历史渊源和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药使用主要是附子川乌草乌(北乌头干燥块根),同时因产地及习惯上的不同也将黄草乌多裂乌头瓜叶乌头圆锥序乌头松潘乌头及太白乌头的干燥块根当草乌用.蒙医药所用的乌头,除北乌头为主外,认为乌头属开紫蓝色花具块根者均可作为草乌入药.故至今蒙医药用乌头属植物约有13种4个变种,并把它们的干燥块根统称为泵阿(草乌).分别为草乌头(北乌头)阴山乌头兴安乌头薄叶乌头紫花高乌头乌头白狼乌头圆叶乌头细叶黄花乌头伏毛铁棒锤黄花乌头褐紫乌头美丽乌头雾灵乌头(变种)华北乌头(变种)西伯利亚乌头(变种)和牛扁(变种).藏医药所用的乌头属原植物主要有:伏毛铁棒锤铁棒锤伏毛直序乌头工布乌头等.因产地及习惯上的不同也将新都桥乌头多果工布乌头(变种)格咱乌头显苞乌头展毛尖萼乌头(变种)草黄乌头长柱乌头丽江乌头工布乌头展毛工布乌头(变种)本子栏乌头直序乌头竟生乌头显柱乌头当作草乌用.由于蒙药文献对蒙医用乌头属植物学研究还未达成意见一致,存在着乌头属药用植物蒙藏名称的混淆.

  对于草乌叶,中药学在临床上不用草乌叶,藏药学主要用伏毛铁棒锤和铁棒锤的干燥叶,蒙药学主要用北乌头的干燥叶.

  (2)对草乌的蒙医药藏医药和中医药临床应用现状炮制学研究毒理毒性的研究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阶段性总结.

  (3)对近十年来从乌头属植物中获得的生物碱类(包括二萜生物碱和非二萜生物碱)和非生物碱类(主要为黄酮)化合物进行了综述,为乌头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经研究1998到2007年从乌头属植物 分离鉴定了的400多种新的生物碱,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C(19)(C(18))二萜生物碱C(20)二萜生物碱以及非二萜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4)对草乌叶的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的总结,为草乌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

  (5)对以草乌叶为君药的不同浓度蒙药巴特日7味丸药剂对癌细胞抑制作用进行了实验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蒙药巴特日7味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胃癌MGC803和结肠癌LOVO细胞,两种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并且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为众多蒙药成方的抗癌作用实验研究填补了空白,也为今后研究草乌叶在癌症治疗中的新途径新方法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6)对草乌叶氯仿萃取物的免疫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草乌叶氯仿萃取物提高小鼠血清IgG含量,促进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草乌叶氯仿萃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作用能明显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的形成,有抗炎作用,草乌叶氯仿萃取物能明显抑制由热板引起的小鼠致痛作用,有镇痛作用.

  (7)对草乌叶正丁醇萃取物的免疫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提高小鼠血清IgG含量,促进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的形成,有抗炎作用,草乌叶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抑制由热板引起的小鼠致痛作用,有镇痛作用.

  第三篇医药学论文范文模板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决策值选择及医药学应用研究

  医药学研究领域中存在大量的决策分析,如初治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时间最长的时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水平诊断试验最优决策界值公共卫生资源的最优分配动物疾病模型的造模条件选择药物有效成分最优提取条件确定等优化问题都属于决策分析.决策分析就是利用目标函数对目标变量进行评价,研究决策变量可行组合所构成的决策方案集,何种组合为优,从而确定满足条件的最优决策.单目标优化只有唯一最优解,而某些含约束条件的单目标优化,其解不唯一性.传统方法采用直接法等高图法最速下降法列举法等,但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或者局部最优.多目标优化通过对各子目标的折衷处理,寻找一组可选的非受控的最佳解决方案集,称为Pareto最优解集,也就是说在需要所有目标时,搜索空间中没有其他方案能优于它们.实际应用中,决策者往往希望提供不止一种的选择方案.传统方法常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一个或一系列的单目标优化问题来完成,目标规划法乘除法线性加权组合法和功效系数法的优化解,往往是在某一个目标上最优,而在另一个目标上可能是最差的,不能保证所有目标都存在最优解,且它们只能提供唯一解,这也是困扰运筹学界一个有待攻关的问题.

  近年发展起来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模拟生物自然进化过程的随机优化搜索方法,遵循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后代的繁衍,既有遗传也有变异,依优胜劣汰原则使生物种群不断进化.研究表明:遗传算法擅长全局搜索,可以有效地避免局部最优,为单目标优化提供全局最优解.用于多目标优化时,能够对代表整个解集的种群不断进化,以内在并行的方式搜索多个非劣解,另外,通过调整算子,在每次运行中都可获得一组Pareto最优解集,为决策者提供一个选择空间.因此,对于多目标优化的多准则难以处理的大规模高度复杂化的搜索空间,遗传算法是非常适合的.

  本课题在介绍遗传算法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英国Glasgow大学软件工程师陈益开发的Matlab外挂SGALAB工具箱,研究医药学研究领域中几个最优决策界值选择的优化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第一部分单目标遗传算法效果分析及应用研究对标准测试函数f1(x)等于x2f2(x)等于(x2)2,x∈[0,2],分别进行最大优化.结果显示:在x∈(0,2)范围内,搜索的目标函数值等于或接近4,与函数唯一解有较好的近似度.提示:单目标优化结果达到了测试函数理论值水平,所用SGALAB beta5程序是合理的,由于遗传算法的随机性,应用中可多运行几次,选择目标函数值最大或取平均水平作为最优解方案.

  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初治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时间最长以及患者生存时间不低于24个月,持续缓解时间和巩固治疗时间的水平,同时研究了目标变量无约束模型略复杂决策变量可控的芦丁最优萃取条件.结果显示:持续缓解时间达到72.4个月巩固治疗时间达到41.1个月,患者最长可以活满78.3个月.初治完全缓解的急性自血病患者生存时间不低于24个月,则持续缓解时间不低于19.1个月,或巩固治疗时间不低于30.1个月.

  第二部分多目标遗传算法及效果分析对测试函数f1(x)等于x2f2(x)等于(x2)2,x∈[0,2],进行两目标最大的优化.结果显示:决策变量x的Pareto非劣解基本在两函数交叉点附近分布,该处是x的最优选择范围,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小生境遗传算法(NPGA)非劣分类遗传算法(NSGA)改进的非劣分类遗传算法(NSGAⅡ)95可信区间包含了交叉点解,向量评估遗传算法(VEGA)的x偏向较大取值一侧,非劣解前端光滑地沿曲线分布,五种多目标遗传算法搜索的子目标函数值决策变量x的Pareto非劣解平均水平尚无统计学差异(F值均为0.184P值均小于0.001),NPGA解的变异度大多样性好,MOGANSGA精度高,VEGA给出始末端处的非劣解较多.提示:对于互为冲突的两目标优化,可以首选MOGANPGANSGA,其次选择NSGAⅡ,而VEGA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应用中,际问题的需要,在给出的Pareto非劣解方案中,选择合适的满意解或者平均水平作为最优解.由于搜索结果符合测试函数的数学理论,认为所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程序合理性.

  第三部分多目标遗传算法在最佳诊断决策界值选择中的应用研究流行病诊断试验需要在灵敏度特异度最大前提下确定最优决策界值.传统方法取灵敏度与特异度函数交叉点作为最优决策值,根际需要来看,该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章对可疑贫血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决策界值的研究显示:五种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值MCV决策水平尚无统计学差异,且都包含交叉点,但各方法变异度不同,MOGANPGA提供的解多样性好,因此,对灵敏度与特异度相互冲突的两目标优化,MOGANPGA仍是首选的方法.如果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法效果好,对无病者的健康没有严重影响,费用不高,可以要求诊断的灵敏度高,选择以MOGA 8号方案,即MCV84 fl诊断为贫血,其灵敏度76.5,特异度50.0.也可以选择MOGA的平均水平作为决策界值,即MCV81 fl诊断为贫血,其灵敏度61.8,特异度68.2.本课题增加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特异度积的目标函数研究优化效果,但从进化结果看,不同目标数间结果尚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应用中抓住问题的主要目标,就可以达到研究目的.

  遗传算法与数学求导结果很近似,在大部分指标上尚无统计学差异,其中以MOGANPGANSGAⅡ结果更为满意,其次是NSGA,对于相互冲突的两目标优化,VEGA不作为首选,可以作为补充.由于遗传算法不要求对优化问题的性质作深入的数学分析,其效果优于双正态模型.

  第四部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疾病预后判断标准的选择研究表明,流行病诊断试验方法也可用于疾病预后判断标准的选择,在不成本比时,对于严重头外伤患者脑脊液同工酶——肌氨酸激酶(CKBB)预后判断的决策界值选择,选择2目标结果较好,2目标五种遗传算法的搜索效果尚无统计学差异.如果损伤早期有较好的预防措施,可以选择MOGA 15号方案,即CKBB91(UL)为预后不良,其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42.1.

  由于严重头外伤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为68.3,成本比的可行取值范围在0.14.0,可疑贫血患者的患病率是34.0,成本比的可行取值范围是0.11.5.提示:某些文献提到成本比取值范围为0.52.5,可认为是一个常用的可行取值范围,应用中应先验概率水平和研究目的,对成本比作出合理选择.

  第五部分基于遗传算法的药物有效成分最优提取条件确定本章利用微波萃取五味子提取工艺的资料,研究浸膏得率()五味子醇甲含量()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五味子醇甲转移率()四个相互竞争的多目标优化,结果显示:VEGA给出始末端处的解较多最大目标函数值较大,因此,对于多个相互竞争的优化问题,首选VEGA,其次可以NSGANSGAⅡ,这三种方法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总木脂素都达到了单目标最大目标函数值的77以上,确定的最优提取条件的效果高于试验中任何一个方案.由于五味子醇甲转移率可通过五味子醇甲来计算,利用前3个评价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若以三目标NSGAⅡ11号方案看,50克五味子饮片粉碎79目,加入4.5倍的89乙醇,在703W微波下萃取8分钟,浸膏得率22.06五味子醇甲5.06五味子总木脂素11.83.

  中医药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宝贵的文献资源,形成了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独特的辨证体系以及养生保健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目光,研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目前,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已经历了近30年的实践历程,在我国政府的重点扶持下,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成就的背后依然有重重危机隐藏,当现代科学技术被大量引进并移植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时,中医药学出现了明显的抗异性,即现代科学方法无法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顺顺利利,大行其道,中医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如证候藏象经络等实质的现代研究严重受挫,中药药性理论和方剂配伍的内涵始终无法用现代语言清楚阐释等等,现代化研究一度陷入了迷茫,中医药现代化成了一个既热门又沉重的话题.目前,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主要停留在用西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阐述中医药理论临床实践及中药的作用机理上.但是现代西医药学还原论思想对中医药学的诠释只是片面性的,很难有所突破,现代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向我们提出了在方法论上进行重新思考的要求,大量移植和模仿的西医学科学技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医药学理论,中医药学需要能够反映自身特色的原创的科学的方法论,这求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创新.

  本文站在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文化学解释学和语境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中出现的问题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依据和可能性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首先,在总结和整理中医药现代化实践历程,明确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机制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认识和剖析中西医药方法论的范式构成要素入手,对中西医药方法论特性以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挖掘中西医药学的方法论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根源,从而明确源自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方法论与中医药学方法论之间存在鸿沟的根本原因.

  其次,针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出现的悖论怪圈进行哲学思考,并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视角,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行外部透视,并着重阐释中医药学哲学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似之处.借鉴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成果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道路的选择进行反思,通过对中西方科学的再语境化分析以及对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性考察和哲学思考,提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条件性和辩证统一性.通过对复杂性科学的起源与发展的全面整理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对比研究,提出中医药学属于复杂性科学,进一步探讨借鉴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用于填平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鸿沟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并运用CAS理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进行初步的理论性探讨,提出基本的研究框架和模型.最后,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实际,提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应遵循的6大基本原则.

  目前,国内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和复杂性科学视角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进行的全面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难度,因此研究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五篇医药学论文范文格式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从民族特性来看,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不仅是对汉族人使用的中医药的开发和经营,而且包括对藏药蒙药和瑶药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的开发和经营.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以中医药的大概念来统称我国各民族的传统医药,以中药来统称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药物.

  我国的中药产业基本定位是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和中药知识产业为动力的大中药产业,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对象.目前,我国中药工业和商业企业虽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程度不高,以中药材专业化生产为特点的中药农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作为以科研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知识产业则刚刚兴起.另外,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需求,研究开发中医药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保健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与器械等,也有望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本文是从民族经济学的视野,研究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中医药学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本文的选题意义是: 其一,中医药的现代化开发关系到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脱贫致富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问题.2004年2月29日来自中国青年报(警惕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险享有率仅有12,而且多是商业保险而不是社会保险.因病致贫返贫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即使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在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也占60以上.据调查,我国农村每年因常见和重大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400多亿元,农村贫困人口中50左右为因病致穷或因病返贫.当前,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体系费用高昂,如果不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体系,农民就越难以承受,就越贫困.这就是说,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学体系,对于中国这个的农村市场,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要达到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文明和生态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二,加入WTO以后,我国已成为国际上一个的传统医药市场.以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中药是我国入世后可以取得药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攻方向之一,是我国参与国际药品市场竞争扩大出口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运营绩效表现不够理想,中药工业效益增长弱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科技化发展的速度缓慢,增长乏力.这一状况如不能得到迅速改善,不仅我国在国际现代植物药市场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上也将面临发展后劲不足市场份额不断地被蚕食的困境.

  其三,传统医药产业化的研究,是人类医疗模式由单纯治疗转向预防与保健相结合的模式的需要,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由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的禀赋决定的,是民族经济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中医药产业正处在由传统生产方式向产业化方式转换的过渡之中.之所以说过渡是因为它的规模还不够大,标准尚不完整,规范化程度也不高.要真正实现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通过简要考证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形成和传播的历史,论述中华文化传播对于开拓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性,介绍了笔者对于建立现代的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体系的思路.第二章在对中医药学科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及推进战略.第三章结合最新数据资料,对我国初具规模的中医药产业结构体系作了分析,并进行了与整个医药行业的比较,明确了己取得的成绩与尚存在的不足.第四章对我国传统医药的供需状况市场培育策略与市场管理模式作出探讨.第五章按照经济发育的不同层面,对代表性的国家的传统医药开发利用状况作了介绍,以冀对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有所帮助.第六章从理论上论证了传统医药产业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并根据西部地区的传统医药发育基础对西部地区传统医药产业运作模式作出探讨.第七章对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作出判断,结合我国医药经济发展的实践,对中医药产业国际经营理论进行研究.第八章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最大的现代中药企业—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在传统中药现代化诸方面走在了全国同行前列创下单一品种销售额超过10亿元纪录的天津天士力集团作了介绍.第九章根据文献资料,以同仁堂为标杆,分析了创建于明清两代的目前尚在经营的中药老字号企业经久不衰的经验.

  本文力求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和主要论点观点有所创新: ①本文从民族经济学提供的独特的民族视角,而不局限于民族区域的空间范围,根据翔实的史实,钩稽了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在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荟萃中形成在交流中发展的轨迹,围绕着整个传统医药体系的创新思路,分别探讨了传统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产业结构与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与投资重点实施步骤及成功案例.认为我国的传统医药各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医药理论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传统医药的开发与营销不仅仅是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也是文化的开发与营销.

  Copyright 200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sitemap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为本科与硕士在校大学应届毕业生获得学位提供优秀的学术稿件,为其论文写作学习汇集各专业相关范文. 法律顾问:李京莱律师

  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文献资源存储,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南大教授梁莹辞职原因是什么南大教授梁
  • 制表位的使用--Word论文排版技巧(二
  • 论著与临床研究的区别
  • 论著与论文的区别是什么
  • 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Word论文排版
  • 【求助】个案报道可以写成论著么?算一
  • 医学论文怎么写(医学综述个案报道病例
  • 高考作文格式不对扣几分演讲稿格式错了
  • 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Word论文排版
  • 医学论文写作的五大基本要素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 M] [J] [C]分别代表什么类型的著作
  • 最新文章
  •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三篇
  • 医学类论文种类及撰写规范和须知
  • 天津二中院召开2020年度学术研讨工作推
  • 冷门的学术著作 厚重的人生大书
  • 孔子文化大全 · 论著类朱子语类全五册
  • 电大护理本科论著类毕业论文常见
  • 著作权侵权要怎么认定
  • 怎么判定专著还是编著
  • AA第5届青年天文工作者科技论文写作学
  •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
  • 2020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何西淼
  •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步骤解读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