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中国文化书院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与朱伯昆汤一介等几位教授共同发起,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及台、港和海外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一道创建的一个民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团体,属于大学后教育学术研究高等学校。于1984年10月成立于北京。
中国文化书院是社会学术研究团体和教育教学机构,属于大学后教育学术研究高等学校。在书院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遵循百家争鸣的原则,学者们完全自由地根据其个人立场进行学术研讨和教学。
中国文化书院是独立自主团体。书院经费全部通过收费办学和接受个人及社会资助等方式自筹。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对海外文化的介绍、研究以及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并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书院以培养从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历史、文学等的中外青年学者为主要目标。使他们通过书院所组织的各种教学与研究活动,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内在的感受能力;同时,在熟悉中国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文化书院设学术委员会,负责书院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及教学活动的规划与实施。
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汤一介,院长王守常,副院长李中华、林娅、李林、陈越光。张岱年先生生前担任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梁从诫先生生前担任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
中国文化书院建院成立以来,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过多种研讨和教学活动。
教学方面,自1985至1989年间,举办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外文化比较》、《文化与科学》、《文化与未来》等短期讲习班、进修班共20多期;1987年自主招生文化研究班,首届学生(学员)1987年至1989年“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毕业(函授)。这些都由书院导师或书院邀请的国内著名学者亲自讲课,或编写函授教材。书院的教学活动曾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在全国有一万二千余名学生(函授学员),分布于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书院导师曾几次分别到全国十多个中心城市去对各地学员进行面授。一些导师的讲课还由中央电视台录制成教学专题片在全国播放,引起很大反响。此外,书院还曾和其他部门或单位合作,举办过多期有关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等专业性中、短期培训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术交流方面,几年来书院举办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如:1987年10月的《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1988年10月的《中日走向近代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89年5月的《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和《中国宗教的过去与现在国际学术讨论会》、1990年12月的《纪念冯友兰先生九十五诞辰国际学术讨论会》,以及1993年1月在福建泉州与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和福建省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共同举办的《东亚地区经济文化互动国际研讨会》等。这些学术会议除大陆各地学者、专家外,尚有多位来自台、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新加坡、韩国、菲律宾、以色列等国的学者参加。各次会议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外,书院还曾邀请过许多位台湾、香港和海外的著名学者如王晓波胡秋原、魏斐德、巴姆等到书院举行小型座谈会、讲演会,进行学术交流。在这方面,书院是大陆最早与台湾学术界建立交流关系的机构之一。
出版方面,由书院编辑的《中国文化书院文库》,其“论著类”、“讲演录类”、“资料类”及书院函授班教材等百余种已经出版,其中包括《中国文化研究年鉴》、《梁漱溟全集》、《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丛书》、《港台海外中国文化论丛》、《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丛书》等;由书院举办的历次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也正在陆续编辑出版,如《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会议论文已经在大陆、香港和台湾分别出版;《中国宗教的过去与现在》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也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此外,由书院咨询研究中心编辑的《中国学导报》共出版了十期。由书院与新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神州文化集成丛书》(一百种)已经有五十余种问世。书院还制作了《梁漱溟》、《冯友兰》、《季羡林》、《张岱年》等几部关于导师学术生活的录像资料片。
2010年7月,经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批准,同意由北京万和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中国文化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
中国文化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宗旨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继承与发展中国丰厚的文化遗产;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深入探讨后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走向,致力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在理论层面:为国家高端层面的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与学术性支持,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应用层面:致力于各地区的文化发展规划与各类文化项目的实施,辐射多领域地开展各种具有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的文化项目。
中国文化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将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进程,使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与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彰显中华文明复兴的真正含义。为中华民族全面的崛起、为后改革开放30年的新一轮伟大实践做出应有的贡献。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陈越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8月;
《八十年代访谈录》,查建英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5月;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