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韫珠,护理专家。从事护理工作60多年,始终以身作则,大胆创新,改进多种操作规程。研究过医院建筑和设备问题,还在病房内开展宣传教育。一生坎坷,但毫不气馁,在任何岗位上均忘我地工作。
1929~1931年 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学习并毕业,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等。
佘韫珠,1907年10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江苏南京。其父佘桂笙是商人。佘韫珠共有兄弟姊妹5人,她排行第三。1925年她从天津中西女子中学高中毕业。毕业后父母要为她操办婚姻大事,她进行绝食斗争,获得胜利,父母同意她继续求学。就在这时,有两位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的毕业生到中西女子中学作选择护理专业的体会报告,佘韫珠听了很受感动,不顾当时社会上对护理人员的种种偏见,毅然选择了护理专业。1925年8月~1926年7月她肄业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27年8月~1929年1月于北京燕京大学护预科学习并毕业,1929年1月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她一直刻苦学习,不甘人后。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及护士学校的教育制度很严格,采用淘汰制,当初与佘韫珠同年进校的同班同学有12人,到毕业时只剩下7人。1931年她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同时获得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毕业后,佘韫珠被借调到天津公立医院任护士长和教师一年。为了教学,她利用业余时间翻译英文教材给学生们讲课。学员们经过补课,参加中华护士学会统考,全部及格。因为工作出色,该院院长丁懋英对她极为赞赏,执意挽留。但她还想继续深造,便婉言谢绝,回到北京协和医院。
1942年5月,佘韫珠来到天津天和医院护士,负责后勤工作兼任天和护士学校校长之职。抗战胜利后,1945 年11月,她被借调到天津市立第一医院任护理部主任及卫生局专员。在这期间,她曾整顿过几个护理实习医院,重新成立护士学校。当时各医院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缺乏医疗护理设备,缺乏护理人员,医疗护理质量低。她以专员身份,要求有关医院建立规章制度,设法增添设备,设法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和护士以充实医院的技术力量。在各医院院长及护理部主任的支持和努力下,医院的管理工作得到逐步改善。1949年6月,她任天津市中纺医院(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1950年,她曾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担任第二大队护理部主任,在工作中她就地办起护理人员培训班。1950年代之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她多次蒙受不白之冤。1950年被撤销护士学校校长职务;“三反”“五反”运动中被打为“老虎”;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降职降薪调任五官科护士长。1962年~1969年10月,她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基建和内部设备工作三处、脑系科病房、供应室等处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她又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以上这些迫害使她在精神上、生活上和经济上都受到了不小的摧残和损失。1969年11月,她虽已年过花甲,又被下放到广西灵川县县医院任供应室和病房护士,1972年8月~1978年4月,调到南宁任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政处干部,在广西工作近9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的问题得到彻底平反。1978年5月~1983 年12月她重新担任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1980年4月~1982年12月任副院长。1984年77 岁时退休,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终身制顾问、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天津市卫生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等。
1 佘韫珠.《介绍供应室的敷料桌》.护理杂志,1955,(3):123.
2 佘韫珠.《便盆中的构造和使用说明》.护理杂志,1955,(5):237~239.
3 佘韫珠,等.《人体力学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天津: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1980.
4 佘韫珠.《运用作业管理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杂志,1981,(2).
为了整顿提高护理质量,医院连续召开了3次护理大会,会上佘韫珠列举了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劳动纪律松弛、管理混乱)及其危害性。她谈到由于很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探视制度、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被废除了,住院患者得不到安静的休养环境和可靠的医疗保证,医疗质量也受到影响。她除了宣传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还与护理部主任们一起调整了护理队伍的各级领导班子,设立了夜班护士长和主班护士,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总务护士工作职责,落实各级护理岗位责任制,并完善了管理制度,如:三查八对、差错登记、消毒隔离制度等,她还积极支持护理部主任们认线页的护理技术基本操作规程,开展各级护理人员技术练兵等活动。因此,在全市各医院护理操作比赛中,该院护理人员获得了三项第一,一项第二的优异成绩。1980年该院护理部被评为天津市先进集体。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院食堂不允许医务人员穿工作服进食堂,但多年来这点却难于实施。为了使这一制度得以执行,佘韫珠亲自在食堂门口站立了十多天,说服医务人员遵守规定,不管是谁,穿工作服一律不准入内。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血库是医院的要害部门。一次她发现医院血库负责采血的医务人员没有穿无菌工作服,就直率地提出批评。当她了解到医院去农村采血时没有专门采血室,就建议医院血库对采血场地进行一次细菌培养,测试结果表明,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菌落数都大大超过了正常标准。在她的建议下,医院在农村租了一间房,建成无菌采血室,添置必要的设备和器械,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消除了污染的隐患。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