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偏向于英语思维和写作方式,但与中文写作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和讲座的笔记,结合最近三年多来受教于导师的写作领悟和心得,一字一句亲码无复制,整理重组后说给需要的你,更说给我自己。
科技论文(scientific paper)是发表在科研杂志上用于科研人员之间交流的书面报告(文学)。
科技论文写作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供信息。在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整理是最重要的两项能力。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写作上,是指将已有理论和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合理地建立自己的观点。(阅读文献时,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常理解为的字面意思:有筛选性的阅读、评判和提取文章的信息。)
综合整理(synthesis):指准确、合理地诠释所得数据,并要结合已有文献讨论自己实验结果的重要意义。
我个人认为,科技论文不仅具有报告属性,还要有文学属性(当然不能是纯文学,后续讲内容时细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则)。
1.科技论文——Scientific literature,从英文术语上来理解本身就是文学,科研型文学。
2. 从写作目的角度来说,文学的宿命是表达,科技论文也是为了表达,这样科技论文应该属于文学范畴。
3. 实践应用角度上来说,科技论文也应属于文学。比如,从1997年开始,先后有五位科学家把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Bob Dylan的歌词写在了自己的科技论文中,分别发表在高质量的期刊杂志《自然》、《细胞》和《心脏病学》。
当然,你可以是因为对科研的热情而要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你只是为了发表文章,虽然功利,但若自己目标明确,也无可厚非。
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一定要自己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你才会为之努力。目标不同,选择投稿的期刊就会不一样。不同的期刊对投稿有不同的格式内容和费用要求,审稿的严格程度也有不同。
科技论文写作与其他类别的写作在原则上是类似的,无非都是文体、用词、语法、标点的应用。
所不同的是,科技论文写作要求精准用词,逻辑清晰,表达明确,不能引起任何歧义。(简单粗暴,但要达到这几个字的要求,很难)
逻辑清晰(科研内容的整理非常关键,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承上启下才是好论文)
承上启下不仅指自己的论文中要有逻辑的延续性,也要在该项目课题的所有研究报告中做到承上启下。
多读——注意笔者的写作,写得好的写得不好的都可以读,都要好好研究。一是自己写作时可以扬长避短,二是可以练习养成批判性思维。
十年多前我第一次开始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受尽摧残还烂成一笔。读研期间因为课题并非导师熟悉的项目,自己查文献设计立项自己开题汇报,实验过程中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自己找人求助,最后自己写论文自己面对答辩组,训练的不仅仅是心理素质,更是自我学习和锻炼的好方法。不可否认,工作中设计实验书写报告起草合同既是得益于那段经历又是延续提高,也是现在能够在新的语言体系中有所进步的奠基。
多说——写之前向专业和非专业人员讲述你的科研内容,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不同受众能听懂且爱听你的演讲。
多想——练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逻辑方向考虑你的科研内容,比如顺向和反向、目的导向和结果导向、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等等。
多弃——时常做减法:摒弃旧的写作习惯;必要的时候果断删除整段内容或是之前的逻辑思路;不沉迷于对词汇的纠结;消除对灵感的依赖。
多求——求助于优秀的审稿人和编辑,但有时候“贵人”可遇不可求(我有幸,我的导师在我的写作上指点和帮助了很多,万分感激,尽管她看不到这篇文章也不懂中文)。
综述类论文没有方法和结果的部分,讨论部分或称结论(Conclusion)。
近年来,学术写作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渐渐摒弃了过去对被动语态的钟爱。
我也曾经对此讶异怀疑,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所以单独提出这个话题来刻意强调复习一下。
被动语态经常信息含混模糊,无责任方。比如人们更倾向于表达”某某科学家研究证明了某理论“而不是“某理论已经被实验研究证明是正确的。”(英语同)。
被动语态经常相对冗长,主动语态表达更干练直接。比如被动语态:“蛋白质是被mRNA翻译得来的,mRNA是被DNA转录得来的”,主动语态:“DNA转录得mRNA,继而翻译成蛋白质。” 主动语态表达效果更加短平快。
被动语态经常缺失有效信息。比如“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被创造出来的”,我想知道的创造人信息缺失。主动语态就不会有这个问题“1869年门捷列夫创造了元素周期表”。
故意模糊信息(比如谁犯了错误,可以说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而不必说我犯了个错误);
极少有人天生就是好的笔者,尤其是在科技论文写作方面,很多在学术界工作多年的教授也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所以一定要接受并放过自己当下的不完美,要相信没有人生来就擅于科技论文写作,且每个人经过努力都会有所提高。
尽管要达到高效写作耗时又费力,但只要你遵循规则并多读多写、不断练笔动脑,科技论文写作比纯文学的创作要容易得多。后者更需要灵感或是天赋,前者则有矩可循且努力便可见效。
2017 很想讲一下这本书,这个话题-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 1. 我为什么想讲这个话...
如果大家仔细看了这些高质量期刊对审稿人审稿的要求或者说直接点,就是对稿件的要求,我想大家心里都有底了。综合多位资深...
导语 2006年的国际数学大会把菲尔兹奖颁给了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但是,佩雷尔...
唔辈举酒欲饮欢, 奈何,无人言断。 本是不归宿, 怎敢把佳人留客诉。 末世,有感沿路, 汝世,把酒言欢。 多少感情...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