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第8卷第3期 ?工作探讨? 液基薄层(膜式)细胞学检验的临床结果分析 顾丽萍(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膜式)细胞学检查(HQTCT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性和 优越性。方法:2007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就诊的600例体 检者行宫颈液基超薄细胞技术检查和传统巴氏染色涂片检查诊断,并行阴道镜下 组织活检证实,比较TCT与传统巴氏染色涂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HQ TCT在 LSIL、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 )、癌(Ca )的检岀率比传统的巴氏涂片分别提 高70%、150%、200%。结论:HQ TCT敏感性高,并大大提高宫颈 细胞学 筛查的阳性检岀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可行手段。[关键词]宫 颈涂片;液基超薄细胞技术;宫颈活检[中图分类号]R446.8[文献标识码]B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是威 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由于生物、社会因素影响刺激增加宫颈 上皮变异机会,宫颈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fl]o然而,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是可以早期发现而治愈的。传统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是采用巴 氏涂片学检查,但有较高的假阴性率。液基宫颈细 胞学筛查,能t确敏 感地发 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随访术后患者,积极治疗早期病变,可以 阻断疾病进程,防止宫颈癌特别是浸润癌的发生,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新的细胞 学诊断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2010年2月体检中心体检的 600例患者的宫颈细胞学采用HQTCT和TBS (The Bethesda System )分级诊断,并进行分析比较。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 料我院2007年1月?2010年2月我院体检中心接诊600例,年龄最小19 岁,最大64岁,W (39.2±2.3 )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超 觉症状, 无全子宫切除史和宫颈锥形切除史。将自愿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者 300例设为实验组,接受巴氏涂片检测法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间年龄、宫颈 炎、吸烟、多性伴、配偶多性伴、初次性生活年龄、性病史、 生育次数、流产次数、白带增多、阴道出血等因素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液基薄层涂片方法检查时应尽可能 避开月经期,检查前24 h禁止阴道上药、冲洗及过性牛活。取材时扫帚状采样 器 从子宫颈上方10 mm左右采取足够量的样本。将扫帚状采样器的中央刷毛部 分轻轻地深插入子宫颈的通道内,加 较短的刷毛能够完全接触到子宫 颈。柔和地向前抵住采样器,并按同一个时针方向转动扫帚 状采样器5周整,切勿来回转动,将扫帚状采样器推入保存液小 瓶底,迫使刷毛全部散开来,共10次进行漂洗。在溶液中快速地转动扫 帚状采样 器以进一步地将细胞样本漂洗下来。经手工处理制成薄层细 胞涂片, 95%乙醇固定,HE染色,镜检。122传统巴氏涂片法 用木质小脚板在子宫颈 外鳞-柱状上皮交界处,顺时针轻刮1周,涂片,放于95%乙醇中古I 定,染色,在光镜下人工阅片。应用巴氏5级分类诊断。123 TCT细胞学诊 断采用TBS标准诊断分5级,I级正常;II级炎症,巴氏IIA、IIB指个 别细胞核异质明显,但不支持 [文章编号]1673-7210 (2011 ) 01(c ) -147-02恶性,其余为IIA ;巴氏III级可疑癌;巴氏IV级高度可疑癌; 巴氏V级癌。124阴道镜活组织检查对巴氏III级以上和TCT报告ASCUS (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者均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 分别了解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情况。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 13.0软件系 统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及一般计数 资料的比较采用咒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TCT与 巴氏涂片对正常细胞、异常细胞的检出率见表1。2.2 TCT组宫颈病变的墩感性 及特异性TCT以N非典型鳞状细胞为阳性,包括非典型鳞状 细 胞、非典型腺细胞、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宫颈上皮内高度病 变,对诊断 CINI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0.898 ,特异性为0.514,阳性预 测值为0.550,阴性预测值为0.884。2.3巴氏涂片组宫颈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 性巴氏涂片以IIB级以上为阳性,对诊断CINI以上宫颈病变的皱 感性为0.636 ,特异性为0.530 ,阳性预测值为0.615 ,阴性预测 值为0.909 o与传统巴氏涂片和比,TCT有较高的敏感性,而特异性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 o两组检出结果比较见表1。表1细胞学检查阴性 恶 性肿瘤鳞癌腺癌良性肿瘤息肉例数两种检测方法检查结果比较巴氏涂片法 例数准确数准确率(% ) 液基薄层涂片法准确数准确率(% ) 249 19 1427 1 243 17 12 2 60 97.59 89.47* 85.71* 100.00 * 233 21 15 4 13 311 229 3 22 10 0 5 9&28 14.29 13.33 50.00 76.92 0 45.45 85.71* 100.00*其他6 8 75.00* *与巴氏涂片法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下转第150页)CHINA MEDICAL HERALD中 国医药导报147?工作探讨?平均10d,临床症状度缓解,头痛消失,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恢复 正常。 2011年1月第8卷第3期 3讨论Schalten brand于1938年首先 提出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3种可能的发病机制r2i:① 脑脊液牛成减少:脉络 丛血管舒 缩功能紊乱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大脑交感■儿 茶酚 胺系统通过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作用使脉络从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脑脊液分泌减 少。② 脑脊液吸收过快: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吸收亢进。近年来,有学者采用 放射核素造影对该病进行研究发现,其核 素排泄远早于正常人,由此 推测脑 脊液吸收过快是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