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与中小学的作文打交道,虽然是近视眼患者,但感觉我已经练就这样的火眼金睛:只读一遍,就知道是不是套路作文。
前不久,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发给我一篇学生作文,说是准备去参加竞赛,要我帮助“斧正”一下。作文的题目是《得到称赞之后》。大致内容是:老师隆重向全班宣布:“我”的一篇作文进入了全国作文大赛的决赛,同学们当即热烈鼓掌,为“我”高兴。下课后,又有许多同学围拢来夸赞“我”。可“我”陷入了沉思,因为这篇作文是经过爸爸反复修改而成的。这是不是等于作弊呢?回到家,“我”翻开课外书,无意中看到《曾子杀猪》的故事,“我”顿时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决定:不用这篇参加决赛,争取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第二天,“我”重新写了一篇去投稿。过了几天,获奖名单出来了,那上面没有“我”的名字,但我依旧非常自豪,因为“我”获得了比这重要一万倍的诚信。
一读完,我马上判断:典型的套路作文。因为用诸如此类构思的文章,我已经见过N篇了,特别是那些心灵鸡汤之类。它们的套路大抵是:先获得,再痛苦抉择,放弃后再另起炉灶,最后又获得。前一个获得通常是诱惑极大的,放弃前往往会作极其痛苦的煎熬,后一个获得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涅槃。套路一样,不一样的是材料。这里的主体材料是作文获奖,其实,可以轻而易举地换成另一种事物,比如一笔钱、一个贵重物品、一个荣誉称号、一次重要机遇等,芯换了,马甲还是这个,但芯是虚假的。
套路套路,顾名思义,就是套用别人的路走出来。别人绞尽脑汁走出一条构思的新路,有人觉得好,可自己走不出,于是就开始套,把杭州换成苏州,把桃子改成葡萄,把大人说成小孩……一篇引出了一大串。套路作文的实质,就是跟着佳作(经典文章、优秀作文)学作文。凡套用的作文,大多不够真实,因为是编造的,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没有自己的血肉,细节上肯定漏洞百出。
经常可听到语文教师和专家们这样的劝导: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多看书,多看经典作品和优秀作文。有的家长就给孩子买了许多《获奖作文选》之类的书。这话对不对呢?这样做行不行?真的有必要辩证分析。
阅读有风险。风险来自副作用。每一篇经典和佳作,都有可能被人当成一种套路,正像每一种新产品都有可能被仿制。在强大的诱惑力作用下,就有可能诱人入彀。劝人学习经典,到底学什么?就成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如果只是阅读,吸收其精神层面的营养,这倒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戒备的。问题在于,现在,许多劝导者都在提倡向名著和佳作学习。学习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但是指要学习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且还包括学习运用技巧层面的东西,许多教师和专家不是在倡导借鉴和模仿吗?这借鉴和模仿,与套用的区别在哪里?似乎谁也说不清楚。
我一直以为,通过文章学习写文章,这是一条短命的不归之路。短命,说的是刚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可以依样画瓢,可以试着跟着别人走几步。但当你能够独立行走后,就绝对不能再跟着人家走了,一定要闯出自己的路来,哪怕前面是荆棘丛生的小径,也要闯。可套路存在着强大的惯性,借鉴和模仿是要上瘾的。
创新是包括作文写作在内的一切创作的灵魂,套路就是死路。那么,怎么闯出自己的路呢?方法有两个:一是继续阅读,看别人走的是什么路。凡是别人走过的路,我一概拒绝。二是向生活学习,在现实中寻找新路。现实生活是最丰富的创作宝库,这里不只有极其丰盛的精神营养,而且同样有着无比精彩的艺术营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有许多经典的创作手法,比如篇末点题、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这既是我们的艺术财富,一不小心,可能成为套路,成为创作的障碍。就像一个矿,已经被人开采过无数遍了,我们再去开采,能获得什么呢?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材料,要写好作文,只有努力开采生活这个富矿。有篇作文,是一个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上获得唯一特等奖的作文,写的是自己的在体育课上的独特经历和感受,评委们看中也是这一点:原创。可仔细读完,可以发现作文的结尾有瑕疵,还是被小小地套了一点路。结尾是:
“体育课是对身体的磨炼,也是对内脏的磨炼,更是对心灵的磨炼,只有勇敢地冲向前才能取得成功,光吹嘘是没有用的。跑步过程是艰苦的,但只要默默地怀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努力,你一定能冲向终点。希望我的内脏们能记住这些道理。”
这样的结尾,你一定看到过不少吧!看来,要彻底闯出套路,真的有点难。但是,难也闯。因为写作也叫“创”作。
这是2月10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拍摄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和加强努力”国际核安保大会现场。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和加强努力”国际核安保大会10日在维也纳召开。国际原子能机构举办“保持和加强努力”国际核安保大会
村民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蔬菜基地采摘生菜(2月10日摄)。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蔬菜供应,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村民管护种植的青椒、四季豆、豆角等蔬菜,采收生菜和香葱,用辛勤劳作,守护好“菜篮子”。
2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左二)出席例行记者会(手机拍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地时间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首批成员已经抵达中国,将与中国同行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月10日,广东首批支援湖北荆州应对新冠肺炎医疗队成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生曹赛(左)的丈夫黄显莹帮她整理行李箱。当日晚间,广东首批支援湖北荆州应对新冠肺炎医疗队医护人员在广州出征。
2月10日,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非盟总部,代屠呦呦领奖的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刘豫锡大使(中)与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合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举行颁奖仪式,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等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巴西费拉兹司令南极科学考察站(简称费拉兹站)主建筑(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一行参观巴西费拉兹司令南极科学考察站(简称费拉兹站)(2月9日摄)。
2月10日,旅客在济南火车站出站口准备出站。针对铁路返程人员过于集中等问题,山东济南出台多项措施,保障铁路返程人员快速分流,减少人员聚集、防疫情扩散。
2月10日,一辆转运车在武汉市江汉区德望社区接到一位确诊患者送往“方舱医院”。新华社记者李贺摄2月10日,武汉市江汉区德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熊威向街道请求安排车辆和人员转运一名确诊患者。
2月10日,在西安北站,铁路公安民警接听旅客的问询电话。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2月10日,在西安北站,铁路公安民警在进站口测量旅客体温。
这是2月10日拍摄的德国法兰克福大教堂受损顶部。受风暴影响,一台起重机的悬臂被推入法兰克福大教堂的屋顶,致使屋顶受损。新华社记者 逯阳 摄这是2月10日拍摄的德国法兰克福大教堂受损顶部。
2月9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安排,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江西)驰援湖北武汉执行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任务。当天,包括41名队员、9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车在南昌集结完毕。截至目前,江西省已累计派出4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累计415名队员支持湖北武汉、随州等两地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图为江西队队长、江西省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张维新面向队员讲线
南昌西站候车大厅内,戴着口罩打盹的旅客。刘占昆 摄南昌西站候车大厅内,穿着一次性雨衣,戴着护目镜的旅客正在候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级医疗机构作为战“疫”最前线,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而如何将这些废物处理好,守好最后一道防线,成为切断传播隐患的重要步骤。2月9日,记者探访宁夏唯一一家疫情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企业——位于银川的宁夏德坤环保科技实业集团,了解其如何将宁夏各大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隔离区医疗废物“日产日清”。截至目前,德坤环保累计收集转运处置疫情医疗废物7502.83公斤,转运距离超过5000公里。图为工作人员将医疗废物桶运送至焚烧炉。
2月9日,一位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大东门社区居民在查看社区信息。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2月9日,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志愿者在对街区进行消杀作业。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