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步骤篇。医学论文的撰写是科研工作最后的重要环节。作者在动笔之前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在此基础上才着手撰写论文。但文章绝不是实验数据和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体裁确定、材料具备的情况下,论文的撰写步骤:
医学工作者在掌握了实验和客观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查阅了大量文献、得到可靠信息、对研究工作有了独立的见解之后,就可以考虑论文的构思。构思,就是对整篇论文布局的设想和设计,就是对观点和材料合理安排的思维过程。
写作构思是任何一篇论文的撰写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论文的框架和蓝图,应该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再三斟酌,使论文的轮廓由远及近,由模糊变清晰,由粗略到详细,达到全局在胸,思路清晰。鲁迅说过“静观墨查,烂熟于心”,也指的是构思成熟的意思。
5、具有多个论题的文章,作者应分清主次。短篇文章可采用由次要论题向重要论题过度的方法。在较长的论文中,可采用相反的顺序,即先写重点。
写作构思对每一个作者来说,都是必要和重要的。如果这个功底不深,就可使文章写出来主题不明,杂乱无章。而要掌握构思这一基本功,作者应具备一定的逻辑、语法和修辞知识及驾驭语言的能力。
1、自觉养成观察与分析的习惯医学科技论文写作的构思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为基础的。因此,要提高医学科技写作的构思能力,首先要认真观察客观事物,要观察仔细、看明白。其次要善于分析问题,从而找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本质。这样动起笔来才能得心应手,思路才能开阔,写出的文章来才能有条理,结构才能严密而又完整。
2、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人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形象思维则是以形象和想象来认识和反映现实。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将会使作者思维清楚、严密;认识问题深刻、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知识,对于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医学写作的构思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和有效的。
形象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作者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作者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可以开阔思路、丰富材料,从而大大加强反映客观事物的广度和深度。推荐阅读:非参数检验。
3、在写作实践中逐步提高构思能力是作者的一项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不断进行写作的实践中逐步提高。
提纲可谓论文的基本骨架,作者依据它写作起来就会目标明确、思路开路。有所遵循避免文章松散零乱、主次不清、远离主题。
提纲的写法并无定则,可根据各自的写作习惯拟定。拟定提纲的意义在于启发写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写作时既要遵循提纲,又不要过分受提纲的束缚,要边写边思考,不断开拓思路,才能写出高质量论文来。
1、标题式提纲以简要的词语构成标题形式,把每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引出每一部分或每一段中所要撰写的内容。
2、提要式提纲把标题式提纲中每一内容的要点展开,对论文全部内容作粗略的描述。提纲中每一句都可成为正文里每一段落的基础,实际上是文章的雏形或缩写。
论文草稿的写作是将构思的论文变成正式论文的必经过程,是论文形成过程中最艰苦的工作阶段。一篇医学论文虽然具备了丰富的材料和周密的提纲,但只有通过具体的写作实践,才能形成正式的论文。它既是论文从内容到形式精雕细琢的过程,又是作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不同,所以写作风格和习惯自然也是不同的,作者只有通过多次写作实践,才能总结出符合自己的写作手法,写出比较好的论文草稿。
起草应注意到尽可能把自己所想到的内容写入,即使出现重复,以后也是可修改的。还要防止原始资料和数据的照搬。文章的写作要符合规范、依据提纲,不要在枝节上花费心思,以免打断思路。
修改是对论文草稿所写内容的不断加深认识,对表达形式不断优化的选择过程。只有对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修改才能使文章更加完美。
修改论点;材料的增减;语言修改;压缩字数(压缩引言,压缩论证,压缩图表,压缩参考文献)。
整体着眼,通篇考虑;逐步推敲,精雕细琢;虚心求教,请人帮助;搁置几天,过后再改。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