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废除财经SCI评价功能,释放经济金融学者的生产力,铲除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土壤。以西方主导的SCI为核心的论文挂帅,初期有促进作用,但三十年的发展结果使我国的科研评价奖励标准逐渐脱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方向,扼杀了创新创造,导致我国经济领域的话语权被西方思维垄断甚至带入歧途。习惯于SCI的财经学者由于发现工程学包装的论文好发表,处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沉迷于量产垃圾论文,东北某大学有一对教授夫妻,平均一天就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2017年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决定撤回107篇同行评议造假的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学者,而买卖SCI论文的小广告也充斥着校园。2016年汤森路透公司将旗下包括SCI数据库在内的知识产权和科学信息业务,高价抛售给一家与科研毫无关系的投资公司后,美国微生物协会立即与这项“扭曲了科学”的指标说拜拜,而研究中国经济金融问题的点子为何要用大部分中国人看不懂的英语在外国人的平台上花钱发表再回国骗取纳税人的奖励?如果他们把机密数据库和真知灼见发到外国,就是间谍,如果他们把垃圾文章发到国外而在国内骗取奖励名号,那就是十足的骗子。这些自相矛盾的SCI大跃进也被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外国人看不起,他们把SCI称为愚蠢的中国点子(Stupid Chinese Idea),被SCI瞎指挥的中国经济学者毫无尊严可言。只有不懂专业外语的才会膜拜外语论文并把其衍生出来的形式主义作为卡人的手段,很多人专业都不懂,在加上外语包装,更加高深莫测,所谓同行评议也就成为小圈子里面的政治了,为啥生物医药环保领域的SCI最好发,数量多,就是因为这些外文论文让外国非专业的知识分子看也看不懂的,画人难画鬼容易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