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中国的主流媒体集体失语,然而网络尤其是微博却大放异彩。网络倒戈主流媒体的“旧账”,将主流媒体过去关于高铁的正面报道呈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正面报道的负效应,面临的困境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以正面报道为题名搜索的关键词,以08年和11年为始末时间,从中国知网上共搜到相关文献55篇,其中1篇为优秀硕士论文,其余为文献。正面报道负效应的表现主要有虚假新闻的存在,受众的逆反心理。正面报道负效应的原因及对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文本角度、辩证法角度、管理角度。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个,一是正面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选择报道时机,二是面对网络正面报道如何改革。
正面报道的负效应是新闻报道方面的老话题,关于正面报道负效应的表现研究者主要从正面报道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受众的传播效果角度进行分析。
研究者发现正面报道中存在着虚假新闻的现象,比如有些典型报道存在着拔高被报道对象的问题,有的正面报道为了赞扬一方而贬低另一方。研究者指出正面报道中的虚假新闻长期存在,一方面可能是媒体工作者的采访、编辑、审查等工作作风有问题,另一方面是某些政府领导存在夸大政绩的不良风气,如果长久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会助长社会上的歪风邪气。
有些研究者指出某些正面报道已经让受众产生了逆反心理,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作用,受众甚至对正面报道真实性、客观性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多,一些正面报道甚至到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地步。研究者认为受众对正面报道逆反心理的产生对媒体的公信力,政府的威信都是极大地削减。笔者认为正面报道负效应会给相关媒体的的生存带来危机,但另一面也推进了媒体正面报道的改革,同理正面报道负效应所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当其需要发动群众时,执政能力也会让人怀疑。
有一篇文献的作者谈到正面报道时指出如今互联网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微博、博客等传播形式、传播手段的形成,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也形成了新的舆论格局。前一段时间敬一丹在上海交通大学做了一场题为“焦点访谈面对网络”的演讲,同样指出了如今网络在舆论格局方面的重要地位。因而笔者可以推论正面报道负效应的另一个表现便是大家越来越把网络作为接收信息的媒介,受众普遍认为在网络面前大家有更多的自主权,得到的信息也更全面。
31[学子论文]08年至今中国正面报道负效应文献综述2011年11月16日14:52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