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学习一下,对自己写作的论文搜集整理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免得再次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总呛着,狗刨也累挺。。。。
下次写论文先对自己下的论文根据自己加颜色的内容着手,写完综述,再写论文。
詹德优,杨帆.2001~2005年我国参考咨询研究综述//图书馆学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题记:《图书馆学研究进展》我还在读着,没有读完。不过既然小焦那天提起了参考咨询的问题,我就先把这一部分的笔记粘出来。参考咨询是我们班不少人从事的工作,也是图书馆学学生喜欢的工作和能力所在,希望这点零碎的东西有一点用。如果他们有用那是因为詹老师写的好,如果没用,那是我粘的不好……
2.9个热点:宏观探索(传统、现代),合作联合(+复合图书馆中的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软件与环境),国外引介,知识产权与用户权责,实证
5.1马远良.参考咨询工作.北图社,00(年代较早,关于一般参考咨询工作原理、传统参考咨询工作论述充分)
5.2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研究.北图社,04(专论网络参考咨询,篇幅不长,有点像是博士论文)
5.3詹德优.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武大社,04(咱们的教材,比较综合、基础的参考咨询读本,其关于接谈和服务流程的论述比较完整,不过信息检索的问题论述过多)
5.4夏侯炳.参考咨询新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04(我很喜欢的书,有很好的资源导向、和服务对象区分,其“罗嗦”程度几乎可以做工具书使用)
5.5韩冬梅.美国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研究.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05(我也没看过,冲着“美国”、“国防”两个词把它选上的)
6.学位论文:(我都没看过,根据詹老师的论述和从“高校”、“比较”两个角度选的)
6.6于迎娣.参考服务模式研究.硕.武大05(关注了复合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落后地区的参考咨询工作)
7.1产品维:解答(专家系统)、教育、代检、SDI、传递、导航、查新、剪报汇编、知识库(FAQ)……
7.2通信维:专用系统、网络(邮件、表单、mylibrary、chat、BBS、留言版、2.0方式……)、电话(+手机平台)、当面、平面媒体……
7.3资源维:纸质一般馆藏,多媒体馆藏,工具书(+光盘),二次数据库,局域全文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参考源),人际资源与权限馆藏……
7.4技能维:信息检索、通信与系统应用、资源导向能力、情报分析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系统开发能力、解决信息过载的能力、管理能力……
7.5管理维:流程、用户研究、咨询员(专家)组织、资源选择、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应对(合作联合)……
8.焦玉英:成本及补偿机制系列文章vs高价低效现象及其质疑相关核心专家学者
10.1CALISDCVRS(分布式联合VRS)金毅等.CALIS分布式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开发.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30-33
10.4宋琳琳.武汉地区七所部属高校网上咨询服务调查分析.图书情报论坛,2005(2):39-43
10.5杨慕莲,詹德优.湖北高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现状与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5(4):74-79
10.7医学系统、科院系统、公共系统(国图、上海联合、中山联合、哈图、浙江联合……)
1.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来有选择的进行学习,以咨询解答为主,逐渐争取从事、开展新的工作
2.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检索,几乎是分不开的,所以掌握好信息检索能力与用户研究、服务能力也能促进工作的开展
3.了解自己的馆藏(尤其是重点馆藏和特藏),尤其是局域数据库(包括线索库、全文库、事实库、多媒体……)和权限馆藏是有益的
5.要让自己的脑子做一个操作系统,而不要做一块硬盘,要终身学习、终身传递、终身忘记,多做升级工作、少做存储工作,这恐怕也是领导的要求
6.有钱好办事,通过不花钱、少花钱来办事,用别人钱办自己的事的思维都应该有,所以不要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而要积极使用,并引导用户使用专家系统和其他的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并通过资源共享来扩展自己的服务
8.要由近及远的将自己的部门与系统融入到“大参考咨询系统”中,比如:分馆to总馆to地区to CALIS to跨行政联盟to国际
9.名牌大学、图情名校将是借鉴的重点,也应与系统供应商建立一定的关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尝试进行(哪怕是局部的)系统改进、系统设计、系统开发
10.通过邮件与博客留言与咨询员、专家、研究者交流已经非常方便,这样的交流将十分有益
选题要新: 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说理要明: 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层次要清: 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语言要美: 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文献要新: 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 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校者把关: 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 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3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1) 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加工处理: 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撰写成文: 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要考虑到医学界专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按常规修稿方法,反复修改加工。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必须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
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