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英语读写整合教学实践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是由于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当时的读写整合任务设计仅仅是让学生在阅读课结束后对课文进行仿写、缩写和续写,只是将写作向阅读延伸,称不上线世纪,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标的读写整合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研究者的青睐。李梅英和吕勤从1998年开始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连续五届的教学改革实验,增加了学生的自由阅读量,读后撰写“文章主要内容”和“读书报告”。2003年,徐浩和高彩凤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在教学大纲中融入写作和泛读,在阅读方法讲解过后让学生训练相应的写作技能。实验结果证明,读写结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在语言流利性和语法复杂性及写作抽象思维的能力提升方面尤其明显。周莉以中学教材课本一篇阅读文章“Traditional Life”为例,设计了一堂PRIDW读写整合课,这种教学模式把阅读策略和技巧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培养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王娟娥以八年级下册新目标英语一篇阅读文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为例,进行了一堂英语读写结合的实践课,分为读前词汇激活活动、读中词汇积累活动和读后复述、仿写、改写活动。邵金荣依据“以读促写”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一个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课例,这个课例包含三大模块,即“范文阅读、习作撰写、写后审改”,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目标是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训练后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思辨能力。顾宏借助《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读写结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从词、句、篇等方面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语库,以提取写作素材。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低效的写作模式的改革创新,值得借鉴。赵盈设置了一套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从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上学期对6名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学生在读前进行单词活动,读后进行换角色改写文章、文章概括和评论、续写结尾、仿写、编故事和字母诗等活动。董越君提出了一种“阅读—感悟—写作—评价—展示”的教学新思路,并向读者介绍了这种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案,但并没有把方案付诸实践。因此,方案在实施中会产生哪些效果甚至问题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