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 a hard copy! 打印出来,一定要打印出来!在打印出来的纸质版上,进行修改,发现多余的或缺少的句子,反复斟酌。
写结构简单的“主语—谓语—宾语”句子。并不是说一定不能写长句,只是长句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句子信息杂糅、重点偏离等。教授有句话说得很经典:Don’t waste your energy in long sentences. 有的时候明明是很强的观点,偏偏被不断加进来的句子成分消磨掉了,得不偿失。所以从简单句开始是最好的,况且,长句也是建立在逻辑结构清晰的简单句基础上的。先把骨骼打好,再长肉。
Once you make a point, have an example. 避免假大空和车轱辘话来回说。我教托福的时候给学生改作文,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段开头表明了一个论点,在接下来的一整段里把这个论点换着花样来回来去地说,但是却没有任何论据来支撑。这样的论述无论你写了多少字都是invalid的!!你需要的是一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Start directly with what yo want to say. Start directly your next point! 这个是上一条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就是不要多bb,直接开始写你想说的话。比如一个学生,一段用“First and foremost”开头。教授说,除非你一共要写5个point,否则你直接写你想说的就好了,不要用这种口水话堆在你的论点前面,削弱你论点的力量。
不要用“due to”,这是一个memo language,不是正式英语。 更新:很多人对这个表示了质疑。我这么说可能太绝对了,所以重新说下:“due to”现在被在写作中被overuse。很多时候在“传统”意义上是错误用法(比如:I missed the train due to the rain.)只不过大家说着说着习惯了,就觉得对了。所以,从最严谨——当然也可以说是最古板、老套——的角度讲,慎用“due to”。但还是不要用“... is due to the fact that...”这种短语,明明“becasue”就可以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别给自己加戏。
论文写作中不要写“it’s”,而是“it is”,不要写“I’d like to”,而是“I would like to”。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但写着写着就忘了。
Your writing can be tightened. 然后请带着这个信念反复修改…… 还有一个有趣的点。这个教授秋季学期一共给我们上两门课,一门课每周的阅读量大概是120-180页理论文章或研究类论文,另一门课的阅读量保持在一周一本长篇小说。针对每一门课,我们都要在上课前一天在网上上传(post)自己的阅读反馈(reading response),简称post好了。对这个post,教授的要求是,自由发挥,拟定一个标题(可以很泛泛),然后想写什么写什么,坚决不要写长,2-3段话即可。这次写作工坊中,教授随机选了几篇我们的post,也打印出来发给了我们。她告诉我们:你们的post都写得非常好,观点突出,论述简单明了。在post中,你们不用“furthermore”,不用“additionally”,没有一大堆从句(clause),但反而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为什么你们不能在写论文的时候也这样做呢? 就我自己的本科学习经验来说,学校的writing center(写作中心)是有用的。但它的意义不只在于帮你指出一篇论文中的语法错误,而在于在接受写作中心的辅导后,如果你自己重读这篇论文,你能否成为自己的editor,能否自己指出问题、做出修改?提升写作的最佳方式,不是一次次写新的东西,一次次start over,而是不断修改自己已经写成的文本。
比如,原来 On the one hand 后面必须还得有 on the other hand,但现在已经可以用别的短语代替,不再那么严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