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和材料学里面,要达到一个目的,如构建分子建筑或者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会有几种方法(strategy),这些方法论是有意义的,是概念性的,值得进行综述。往往,某个科学家在19xx年发明了某种方法论,然后三四个小组把这种方法论推广到新的体系里去;就在同时,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它科学家发明了另外一种方法,以后又有三四个小组进行了推广。写综述的人应该敏锐地认识到这些方法论(包括方法的原理、方法的提出、发展和不同方法的对比)就是写这篇综述的“卖点”。推荐阅读:R. Hoogenboom, D. Fournier, U.S. Schubert, Asymmetrical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as Basis for Complex Responsibe Macromolecular Architecture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8, 155-162. 虽然我完全不是做这一行的,但是发现自己能读懂这篇写得好的文章。该文章介绍了构建可逆的大分子建筑的四种方法:离子相互作用法;氢键法;金属配位法;混合打法。每一个部分写用通俗的语言讲了基本原理,然后举一个早期例子,再举几个发展的例子。文章里用到一些非常形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