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宝荣,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任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分委员会主任。1993年获The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博士学位。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多年从事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植物的分子进化、基因多样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特别是转基因漂移的生态和进化影响。主要科研成果:迄今已独著英文专著1部,参加编写英文专著10余部,中文专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70余篇被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用948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十多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环境保护部科学科技一等奖。
卢宝荣,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任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分委员会主任。1993年获The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博士学位。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多年从事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植物的分子进化、基因多样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特别是转基因漂移的生态和进化影响。主要科研成果:迄今已独著英文专著1部,参加编写英文专著10余部,中文专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70余篇被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用948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十多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环境保护部科学科技一等奖。
第一步“化整为零”。通常,科技论文的核心分为四个部分:前言(Introduction),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论( Result)和讨论(Discussion)。如果按照从前言到讨论这样一个自然顺序来撰写一整篇论文,会感到很困难,所以不妨将论文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分步来撰写。
第一,包含有意义的科学问题;第二,有明确、合理的科学假设;第三,有严密的实验设计;第四,有可靠和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数据);第五,通过总结能够挖掘出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除此之外,一篇好的论文还必须要讲一个逻辑清楚和好听的故事。《Nature》杂志的编辑在讲述如何造就一篇好论文(What makes a good paper)时强调:好的数据(Good data),好的故事(Good story),答案就这么简单。好的数据并不是指数据越多越好,而是数据要恰到好处,足以验证和支持科学假设。
前言的作用主要是要告诉读者我们研究了什么科学问题(What questions have been studied ?)我们的研究就是要解决科学问题,但是我们解决的科学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以往有多少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些都需要根据论文前言这一部分去说明。作者必须在前言中告诉大家,目前我们对于此问题知道了多少,有多少问题已经被研究并解决了,还剩下多少关键问题还没有被解决。要通过这样的基本描述,让读者能够真正明白这一项研究到底有多么重要,作者将从哪几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