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总结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刘琴琴.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D].长沙市.中 南大学,2010. 刘琴琴(2010)具体研究 FDI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刘琴琴.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D].长沙市.中 南大学,2010. 刘琴琴(2010)具体研究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选 择了 RCA 作为评价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结果的指标,提出了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路径, 并提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的 相关建议[1]。 [2] 李亚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竟争力的影响研究 [D]. 杭州 . 浙江大 学,2010. 李亚(2010)对 FDI 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系统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 展中如何利用 FDI 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 [3]杨欢.FDI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 学,2012. 杨欢(2012).总结了 FDI 对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途径和机理。并进 行国际间与行业间的比较。然后,运用我国 1996 一 2010 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多 种模型估计 FDI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并进行整体和行业的横 向比较。表明:FDI 能够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大于 FDI 对我国整体经济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影响。提出通过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进 行探讨措施加强 FDI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和行业的效益, 解决目前存在的问 题[3]。 [4]方文婷.FDI 对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方文婷(2011)通过理论分析 FDI 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影响, ,检验了外商直接投 资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 并比较 FDI 对我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区别。 最后, 总结了我国新兴产业在利用 FDI 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下一阶段我国利 用外资提出了政策建议[4]。 [5] 谭龙 .FDI 技术外溢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 [D]. 上海 . 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2015. 谭龙(2015)以长三角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溢出的角度探讨外商直接 投资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研究长三角高技术产业 FDI 技术外溢 现象。 得出技术差距是 FDI 技术外溢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对促进长三角地区 高技术产业 FDI 技术外溢提出了政策建议[5]。 [6]赵霞.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赵霞(2011)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一个 全面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了阻碍了当前我国高新技 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削弱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的不足。最后,为提 高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本文概括出了增强竞争实力的对策意见[6]。 [7]毕红毅.欧盟 FDI 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晌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8] 张磊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D]. 南京 . 南京财经大 学,2011. 张磊(2011)主要运用了供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经验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 得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水平、社会收入水平、 利率水平、投资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的结论,指出文章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 处并对未来更为深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提出展望[8]。 [9]张同斌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 大连. 东北财经大 学,2012. 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 建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溢出效应 的动态面板数据模。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9]。 [10]尹华,刘琴琴.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中 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5(1):52-55. 尹华,刘琴琴(2011)实证分析了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 影响。找出了显著影响我国该行业国际竞争的六个变量 [10] 。 [11] 何 建 莹 , 李 晓 钟 .FDI 对 我 国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的 影 响 [J], 企 业 经 济 [J],2012,1:22-27. 何建莹,李晓钟通过 C 一 D 函数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整 体发展影响显著。 提出了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外资的流向,使其加大 R&D 经费投入[11]。 [12]牛泽东,张倩肖,王文.FDI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 析科技[J],进步与对策,2011,28(18):51-55. 牛泽东,张倩肖,王文(2011)采用 GMM 方法分析了 FDI 的技术溢出与我国高新 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表明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 业创新能力产生正的溢出效应, 是以当地企业具备洲趁的吸收能力为前提条件的。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 “发展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FDI 对我国高新技术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溢出效应的发生[12]。 [13] 柴灏. 关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现代物 业,2011,10(11):176-179. 柴灏(2011)建立了六要素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并通过 1995 年至 2008 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 得 出政府应当从二个角度入手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的结 论[13]。 [14]李玉梅,王丽丽.三维视角下中国吸引 FDI 国际竞争力评估.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学报[J],2015,2:68-75. 李玉梅,王丽丽(2015)采用 FDI 吸引力指数、FDI 潜力指数、 FDI 贡献指数 3 个指 标, 运用无量纲化的标准化方法, 综合考察我国在吸收 FDI 中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并在此基拙上提出提升中国吸收 FDI 国际竞争力的路径[14]。 [15]闰逢柱,乔娟,田国英.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科学学与科 学技术管理[J],2010,4:182-185.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