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可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专业和学科的历史沿革、当前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它可以帮助读者减少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查找到所需要的大量的文献信息。可以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了解某一专业或领域的国内外的发展水平、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以确定科研的主攻方向、制定科研计划和规划。
综述分成两类。一类是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即“大综述”;一类是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个算法,谈的问题更为具体与深入,即“小综述”。
前者立意高,范围广,面宽,故也不易深入,比较好读好懂。这对初入道者、欲对全局有所了解的读者而言很有参考价值。然而,欲深入课题的研究,则希望能有后一类的综述为自己鸣锣开道,这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于是只好旁证博引,由自己来完成该课题的综述。当写学位论文时,我们要写的也就是这类结合自己研究课题而写就的综述。
搜集好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推荐阅读:基金写作,分析和整理。然后确定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研究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在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紧接着就是按照文献综述的格式写作,形成最后的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是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很多人不重视文摘的写作,以为200字写不出什么内容。其实,对于各种检索工具来说,文摘才是二次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绝大多数读者都是首先看题目,再看文摘,之后才会决定是否继续阅读论文的全文。所以,文摘应当是论文内容的精华。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是标示文献的关建主题内容,是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如:关键词可以使用“原子能”,但其规范的主题词可能是“核能”。
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前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正文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分别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作出了如下规定: 1、专著(图书) (1)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项(出版地:了版者,出版年)。 (2)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名,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以上供选择)。
2、连续出版物 (1)著录项目: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著录格式: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