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文献综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时由于资料收集不当,从而未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收进研究范围,还有一些是仅凭自身喜好少选材料。导致无法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全面把控,片面地理解别人的研究结果。
如果这样就判定某领域的某些问题属于研究空白,盲目片面地进行研究,从而导致自身的研究成为徒劳无效的重复性劳动。因此,进行全方位的文献收集与检索是在写文献综述前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推荐阅读:meta分析,
人人都爱滴着水的新鲜美男,文献的新鲜程度也更为重要。3-5年的重要文献都要有所关注,就像你喜欢王嘉尔,也不会忘记两年前的陈伟霆一样,雨露均沾,都要关注。从泛读发现到精读重要,可以探查到研究的最新进展。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很多人会认为旧的文献无用,这是一个思维误区。相对于10年前发表,但引用率非常高的文献,通常是本领域文献的经典之作。比如金城武、吴彦祖到现在还是帅得无与伦比,美的各有特色。阅读这些文献,对了解该领域的演变有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虽说文献一般以期刊论文为主,但学位、会议论文等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的综述,也是相当重要的资源。这对于快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向很有帮助。而会议论文往往会有新的观点出现,这也是需要关注的。关于观点的“定调”,会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大报上,也需要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撰写综述之前必须充分领会前人研究的观点,并用准确合理的逻辑表述。如果仅仅将文献观点罗列堆砌,缺少整体的归纳,凝练,那么内容就会凌乱不堪,缺少逻辑。
这样难以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难以摸索研究问题的脉络与存在问题,更难走到该研究问题的前端。如果是有“综”无“述”,就算内容再系统,也只是为前人的观点做叙述,达不到分析、评述和确定题目的目的。
但最隐蔽的还是有“述”无“综”,导致很多人无法注意到这个问题。综述是最容易增加重复率的地方,很多时候为了躲避查重,将他人观点一笔带过,把自己的的话叭叭叭一通写,活活将综述写成了研究计划。
个人观点应点到为止,综述的重点在于“综”,适当的个人观点是锦上添花,过多则会喧宾夺主。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