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其他医学科目 > 医学影像学

第六节 X线检查中的防护

时间:2009-06-28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X线检查应用很广,接触X线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应该重视X线检查中的防护问题。应了解放射防护的意义、方法和措施。

  一、放射防护的意义

  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曝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X线曝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则少有影响。因此,不应对X线检查产生疑虑或恐惧,而应强调和重视防护,如控制X线检查中的曝射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安全合理的使用X线检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X线曝射,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高千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和快速X线感光胶片的使用,使X线曝时量已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应重视孕妇、小儿和长期接触射线的工作人员。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开展越来越多,射线防护问题应予注意。

  二、放射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技术方面,可以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前者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常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以吸收不必要的X线。后者利用X线曝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一原理,通过增加X线源与人体间距离以减少曝射量。

  从X线管到达人体的X线,有原发射线和继发射线两类,后者是前者照射穿透其他物质过程中发生的,其能量较前者小,便影响较大。通常采用X线管壳、遮光筒和光圈、滤过板、荧屏后铅玻璃、铅屏、铅橡皮围裙、铅手套以及墙壁等,进行屏蔽防护。增加人体与X线源的距离以进行距离防护,是简易的防护措施。

  患者方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X线曝射和超过容许量的曝射,应选择恰当的X线检查方法,设计正确的检查程序。每次X线检查的曝射次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在短期内作多次重复检查(这对体层摄影和造影检查尤为重要)。在投照时,应当注意投照位置、范围及曝射条件的准确性。对照射野相邻的性腺,应用铅橡皮加以遮盖。

  放射线工作者方面:应遵照国家有关放射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正确进行X线检查的操作,认真执行保健条例,定期监测射线工作者所接受的剂量。透视时要戴铅橡皮围裙和铅手套,并利用距离防护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在介入放射学操作中,应避免不必要的X线透视与摄影。应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设备,USG和CT等进行监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四节 骨关节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
  • 第三篇 胸部--第一章 肺与纵隔--第一
  • 第二章 胃肠道--第一节 X线论断
  • 第二节 CT与MRI诊断
  • 第二节 X线图像特点
  • 第三节 X线检查技术
  • 第一章 X线成像--第一节 X线成像的基
  • 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第一节 CT的
  • 第五篇 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第一章 
  • 第一篇 总 论
  • 第四节 X线分析与诊断
  • 第二节 CT 图像特点
  • 最新文章
  • 第一篇 总 论
  • 第一章 X线成像--第一节 X线成像的基
  • 第二节 X线图像特点
  • 第三节 X线检查技术
  • 第四节 X线分析与诊断
  • 第五节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 第六节 X线检查中的防护
  • 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第一节 CT的
  • 第二节 CT 图像特点
  • 第三节 CT 检查技术
  • 第四节 CT分析与诊断
  • 第五节 CT诊断的临床应用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