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其他医学科目 > 临床营养学

25.4 痛风的防治

时间:2009-06-26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25.4 痛风的防治

  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终止急性症状,预防急性关节炎的复发;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或逆转并发症,阻止或逆转伴发病。因此,治疗上,一方面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另一方面促使尿酸排泄增加,控制高尿酸血症。

  25.4.1 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目前意见不一。一般认为不必药物治疗。因为单纯高尿酸血症发生痛风临床症状的危险性不大,但应避免饮酒。切忌肥胖,应进低热量、低嘌呤饮食,多饮水、如血尿酸明显增高,还应考虑药物治疗。

  25.4.2 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治疗

  在急性期应卧订休息,多饮水,忌酒,宜采用低势量低脂饮食。一旦诊断明确,尽早给予药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控制急性症状的药物有秋水仙碱,消炎痛,保泰松。三种药物可轮换应用,如秋水仙碱治疗后48h无效,应疑及其它疾病。若诊断肯定,也应更换其它药物,秋水仙碱对迁延型痛风疗效欠佳,而保泰松则有较好的疗效,如仍无好转,可采用可的松关节腔内注射。中药治疗:急性期宜宣表祛风散寒。羌活4.5g,防风4.5g,桂枝4.5g,赤芍9g,桑枝12g,秦艽9g,晚蚕砂9g,防已4.5g,络石藤12g,威灵仙9g;寒重加附子4.5g,川草乌4.5g;湿重加厚朴4.5g,苍术9g,加石膏30g,知母9g。

  25.4.3 慢性期及间歇期的治疗

  主要目的是阻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阻止或减少尿酸在组织中浸润。

  控制饮食减少体重,使恢复到理想体重,但应逐渐减少,避免突然降低。因过度饥饿可使血酮升高,抑制尿酸从肾小管排泄。低脂肪、低嘌呤饮食,忌酒。一次过量饮酒可使血尿酸增高,经常饮酒,兴奋嘌呤合成,因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排泄增多。有时一次过量饮酒,特别是同时伴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盛餐,可引起急性痛风的发作。自有促尿酸排泄药物和抑制嘌呤合成药应用以来,绝对忌嘌呤饮食并非必要,除非肾功能减退者或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高尿酸血症时。但过度含嘌呤饮食仍需避免。限制嘌呤饮食可以减少尿尿酸200~400mg·d-1,血尿酸降低59.5μmol·L-1,某些患者甚至更多。在正常人和痛风患者,内源性嘌呤合成在高蛋白饮食者较中等蛋白饮食者为高,这可能是增加了尿酸的前体。因此,一般蛋白摄入量限制在1g·kg-1·d-1。

  静止期的秋水仙碱持续应用能预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剂量为0.5~1mg·d-1。睡前口服,有效率为75%。近来有人应用消炎痛预防复发获得成功。剂量25mg,每日2次口服。

  药物治疗可分两类,阻止内源性嘌呤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及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使血尿酸降低到381μmol·L-1以下,使沉积的尿酸盐溶解,尿尿酸排泄少于700mg·d-1。单用别嘌呤醇和丙磺舒均可使血尿酸降低,但一般应首选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因为大部分原发痛风患者尿尿酸排泄过低。而且这一药物相对较为安全,不影响嘌呤和嘧啶代谢。应用指征:小于60岁,肾功能正常(内生肌酐清除〉80ml·min-1),尿尿酸排泄少于700mg·d-1(在普食情况下),无肾结石。

  应用促尿酸排泄药,尿中尿酸增多,并使尿液pH降低,因而易产生肾结石,或肾小管中尿酸结晶沉着。又由于血尿酸降低,尿酸库的尿酸被动员,血尿酸经过关节腔可促使急性痛风发作。为防止上述意外,我们可采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碱化尿液。增加入水量,保持尿量2L·d-1以上。同时服用秋水仙碱1mg·d-1,或消炎痛,防止急性发作,待血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

  25.4.4 肾结石的处理

  痛风已有肾结石,应给病人大量饮水2~3L·d-1。特别是尿尿酸排泄过高者,这些患者约占总数的20~25%。合用碱性药物,矫正尿液pH在6.0~6.5,可使尿酸转变成易溶性的尿酸盐,降低血尿酸。

  25.4.5 继发性痛风的治疗

  治疗原则同前。由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有大量尿酸产生,如用促尿酸排泄药物,可加重肾脏负担。若固肾功能衰竭所致者减轻负担更为必要,所以一般采用别嘌呤醇为主,阻止尿酸的产生。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4.5 膳食中碳水化物的来源
  • 3.3 脂类的生化代谢
  • 5.2 维生素A
  • 17 营养性贫血--17.1 缺铁性贫血
  • 27.5 肝功能衰竭与肝性脑病(肝昏迷)
  • 附录: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 42.2 食物成分表
  • 1.3 人体的能量平衡
  • 3.5 脂类的供给量
  • 2.6 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
  • 3.1 脂类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 39.7 要素膳的适应证
  • 最新文章
  • 附录: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 42.5 用微型计算机进行膳食营养成分计
  • 42.4 调查方法的评述
  • 42.3 膳食调查的注意事项
  • 42.2 食物成分表
  • 42 膳食调查--42.1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
  • 41.7 应激状态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6 救生条件下的营养保证
  • 41.5 噪声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4 有害物质与营养素的关系
  • 41.3 低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2 高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