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剂:又分无机磺化物与有机碘化物(含离子型造影与非离子型造影剂)。
A、无机碘化物:为磺化钠,有效浓度为12.5%,价格低,易配制,用于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造影及手术后胆道造影。缺点为刺激性大,不宜多用。目前,几乎不用。
B、有机碘化物:种类多,用途广。由于其排泄径路不同,又分为两大类。其一,进入体内后经肝细胞分泌至胆管再进入胆囊,故用于胆囊造影或胆管造影。此类有两种造影剂:一是碘番酸(Acidum Iopanoicum)片剂;吡罗勃定(Biloptin)胶囊,用作口服法胆囊造影,另一是50%胆影葡胺(Meglumine iodipamide),用作静脉法胆管造影。其二,有机碘通过肾脏排泄,用于各部位血管造影、心脏造影及静肾盂造影。此类造影剂也有两种:一为离子型造影剂,国内普遍使用,产品为60—70%泛影葡胺(Meglumine diatrizoate)及异泛影葡胺(Meglumine iothalamate),后者又称康锐(Conray)。两者皆含有阳离子(葡甲胺离子或钠离子)与阴离子(有机碘酸离子)。另一为非离子型影剂,不含离子,不带电,其产品有碘笨六醇(Iohexol)、甲泛醣胺(Metrizamide)、以及优维显(Iopromide或Uitravist)。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具有更多的缺点,但由于经济价值高,尚不能普遍应用。
低密度造影剂含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用于器官腔内或组织间隙内造影,如气腹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及关节造影等。气脑造影及脑室造影由于CT检查的开展已很少采用。
2.引入途径 分直接引入法与生理积聚两种形式。
(1)直接引入法:又分为两种途径;其一是经自然通道口引入造影剂至相应的某器官,如从口腔或肛门引入钡剂行胃道钡餐或钡灌肠检查;经鼻腔(或口腔)插管至气管注射碘油行支气管造影;经尿道逆行插管注射碘水至尿道或/和膀胱是为尿道或/和膀胱造影,需要时可将导管再引入输尿管作逆行肾盂造影;经阴道插管至子宫腔内注射碘剂称为子宫输卵管造影;还有经病变或手术形砀瘘道引入造影剂,为瘘道造影或术后胆管造影等。其二是经皮肤穿刺,自针管或联结导管注射造影剂,引入与外界隔离的腔道或器官内,如各种血管造影、心脏造影、气脑造影及脑室造影等。
(2)生理积聚或生理排泄法:经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该造影剂具有选择性经某脏器生理聚积或排泄,暂时停留于管道或内腔使之显影,例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
3.造影前准备和造影反应的处理
为使造影检查顺利进行并获得预期效果,造影前对病人的预先准备工作显得重要。各器官的造影前准备工作在相应地章节介绍,此处着重介绍有关碘制剂造影前应注射事项:(1)查询患者有无造影的禁忌证如碘过敏、心肾严重疾病。(2)向患者解释造影的程度以求得合作。(3)作碘过敏试验,将拟用的造影剂1.0ml经静脉注入,观察15min内有无不良反应—轻者,表现为周身灼热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重者,反应为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功能障碍,如休史、惊厥、喉头水肿及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反应致死者极其少见,如无上述反应,才能做造影。过敏试验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实践中也有作试验时无症状,而在造影时却发生反应。因此,每次注射碘剂时应准备好急救药品以防不测。如果在造影过程中出现严重症状时,应立即终止造影并进行抗过敏、抗休史和其它对症治疗。若有心脏停搏则需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术等。
△(四)技术设备改进与检查方法的新进展简介
X线诊断学近30年来,由于物理学、药理学、医学生物工程及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X线诊断机硬件的改善,从而获得新的影像,促进诊断学的发展。
1.大功率X线机、配备影像增强器及影像转化装置 X线机的基本结构为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及控制台上三大部件。由于高压发生器及X线球管结构改进,使得球管能量(即功率)加大,可达100KV(Kilowatt),同时球管焦点微小(0.1—0.3mm,甚至0.05mm),故摄取照片采用高mA短时间曝光,X线摄像对比好,清晰度强。现在常用1000、1250或2000mA大型X线机作特殊检查及造影检查。
近代X线机常配备影像增强器(Image intensifier,简称Ⅱ)及电视设备(Television,简称TV)。电视屏幕上影象亮度很大,能显示较小的病灶,比普通透视优越。操作可在比较明亮的机房或传送到其它房间内察看,后者称为隔室遥控检查,工作人员可避免射线的照射。有时还配备荧光缩影、磁带录象(Video-tape)及电影(Cine-radiography)装置,将影像记录留存,及时拍照脏器病变及功能变化,便于分析研究及会诊示教之用。上述荧光缩影、电视技术(包括录相)和电影照相等称为影像转换装置,多用于胃肠检查,观察心脏搏动,特别是在大功率X线机上配备影像转换装置,对于心脏造影及各种血管造影的诊断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
影像增强器能减少X线用量。未配备Ⅱ的普通透视,X线球管需发射3~5mA才能达到诊断要求;而配备Ⅱ后,X线球管只须发射0.3~0.5mA,不仅合乎诊断要求,而且亮度比普通透视高。因此,Ⅱ既能减少球管损耗,又能降低患者及工作人员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
2.选择性心、血管造影(1)选择性心脏造影(Selective cardiography):通过左心或右心导管将高浓度有机碘溶液注入某心腔内,称为选择性心腔造影,由于心脏搏动快及血液稀释作用,这种造影必须配备高压快速注射和快速换片装置。近年来,由于使用大功率双向球管同时投照正侧位照片,并结合电视、录像及电影设备从从而提高影像质量。(2)选择性血管造影(Selective angiography):采用顶端有不同弯度形状的特异导管,经皮穿刺(多穿刺股动脉),送入特定血管内,注射有机碘溶液(多用泛影葡胺),称为选择性血管造影,这种造影应该范围极其广泛,如冠状动脉造影、经颈动脉脑血管造影、椎动脉造影以及腹主动脉各分支之造影(含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等),还有其它血管等。各种造影对诊断脏器肿瘤及血管性病变(如栓塞、出血)皆有明显帮助,亦是开展介入放射学的基础。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