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其他医学科目 > 放射诊断学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时间:2009-07-13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3.颅骨凹陷骨折(Depressed fracture of skull)常见于颅骨外伤,骨块入颅内。X线片上可见颅骨的骨质缺损及骨块边缘重迭所致的条状致密影。根据切线位片可测量骨块陷入的深度。

  颅骨线状骨折的骨折线需与颅缝、血管压迹相鉴别(见表2-2)

表2-2 骨折线、脑膜中动脉、板障静脉压迹及颅缝鉴别表

 骨折线脑膜中动脉板障静脉颅缝
透光度最大,可因凹陷骨折而致密较 大较 小较 大
方 向不 定由下向后上不 定位置及方向固定
形 态不 定树枝状由粗渐细不规则,可互相吻合锯齿状
边 缘锐 利光 滑不 定光 滑

  4.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al fracture)在骨骼原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骨折,称之病理性骨折。X线片上除见骨折征象外还可见骨的病变。

  5.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因长期负重或运动过度等轻微损伤累积发展为骨折时,称之应力性骨折,又名疲劳骨折或行军骨折。由于应力作用部位不同,骨折的部位也不同。例如行军骨折常见于第二骨跖的远端;剧烈运动后可在胫骨引起骨折。X线片上可见该处有不甚清楚的骨折线和少许骨膜反应,结合病史不难确诊。

  6.火器伤骨折 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四肢最多见。火器伤骨折为弹片或子弹引起的骨损伤,常将异物带入体内,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及其他严重合并症。其特点为:

  (1)骨折类型:常为粉碎性。四肢骨折常范围大、碎骨片移位明显,可有大块骨质缺损。颅骨火器伤骨折则视弹片损伤颅骨的方式而分为盲管伤、贯通伤、切线伤、嵌入伤及反跳伤等。

  (2)常有金属异物存留(弹头或弹片)

  (3)常并发感染:早期常为厌气菌感染, X线片上除见骨折及金属异物外,还见软组织内有泡状及条状透光的气影,即软组织气肿。此外还可有骨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三)骨折的部位骨折发生部位都以解剖部位命名,例如肱骨外科颈骨折、股骨颈骨折等。长骨骨干骨折常以上、中、下命名,如股骨上1/3骨折。当骨折靠近关节时,必须注意骨折线是否累及关面,以了解是否损伤关节。

  (四)骨折的移位 骨折后应了解断端间的对位情况。为了治疗的需要,描述骨折移位常以近侧骨块为准,决定远侧骨块移位的方向。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分为前、后、内、外、远、近等,此外还有成角及旋转移位。

  复位时应注意对位及对线,对位指两断端接触面多少而言,例如4/5对位,90%对位等;对线系指两骨块的轴线所形成的角度而言,例如成角40o(图2-41及图2-42)。

图2-41 股骨下1/3横行骨折,远段向上后内移位,
骨折两断端重迭

图2-42 股骨下1/3横行骨折,
两骨块成角40o

  (五)骨折的愈合

  1.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肉芽组织修复期:骨折后,断端之间、骨髓腔内和骨膜下形成血肿。在骨折几小时内,血肿逐渐凝固,边缘由胶元纤维构成网状包围圈.一周后增生的骨外膜,即可显示出与骨干平行而紧密相连的骨样组织。在血肿的周围富有细胞的肉芽组织迅速生长,肉芽组织内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现象。

  (2)骨痂形成期:骨折1-2周后,血肿机化,骨外膜、骨内膜成骨细胞增生,逐渐形成骨痂,密度也随之增大,最后与骨皮质融合。

  (3)塑形期:机体为了适应负重的需要,骨骼还进行重建,使断骨恢复形态。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四节 胃肠道常见疾病-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急腹症-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放射诊断
  • 第七节 颅脑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八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放射诊断学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