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骨折愈合的X线表现
X线片上骨折愈合的表现和病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反映骨折线的变化和骨痂的形成(图2-43)。新鲜骨折线清楚锐利,偶尔,X线片上看不出骨折线,经过2周左右,由于骨折线附近骨质疏松而容易辨认,但断端已不如新鲜骨折锐利。在愈合过程中,断端间渐被内骨痂填充,骨折线逐渐消失。骨折后2-4周开始在骨皮质外面出现平行型骨膜反应,儿童的骨折形成骨痂早,成人骨折的骨痂出现晚。骨痂逐渐发展,密度随之增大,最后与骨皮质融合。愈合过程中形成的骨痂没有清楚的骨质结构,需经过不断塑形,使其外形逐渐恢复正常。这样的骨折愈合方式即骨性愈合。大多数情况下骨折的愈合为骨性愈合,如上述。如断端周围的肉芽组织转化为结缔组织,将骨折端联在一起,则称之纤维性愈合。X线片上可见断端较光滑,透视下可见有一定活动度。
图2-43 骨痂形成情况
(1)新鲜骨折(2)骨折,已有少量骨痂(3)骨折、有大量骨痂
3. 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
骨折因复位固定不良或其它因素,可出现延期愈合或不愈合。这时,在X线片上可见骨折线经久不消失,骨痂少或没有。有时,不愈合的骨折端受肢体活动的影响,X线片上可见断端骨质致密,骨髓腔封闭,断端间距离加宽,有一定活动度,称为假关节形成。
二、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Joint)
构成关节诸骨离开其正常位置称脱位。它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和骨折同时存在。依其程度可分为全脱位和半脱位;从病因上可分为外伤性、先天性和病理性三种。外伤性关节脱位多发生于活动范围较大、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松弛,结构薄弱的关节。因此,多见于肘、肩等关节。
(一)肘关节脱位
以后脱位为常见。X线表现为尺、桡骨近端向肱骨髁部后上脱位(图2-44)。常伴有尺骨喙突或肱骨内上髁骨折。
(二)肩关节脱位
以前脱位为常见。根据脱位的肱骨头的位置又分为喙突下、肩胛盂下及锁骨下脱位三种(图2-45)。常伴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图2-46)。
(三)髋关节脱位
因强大的暴力所致。多向后上脱位(图2-47),少数可向前下脱位至闭孔处。
图2-44 肘关节后脱位
图2-45 肩关节脱位
图2-46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图2-47 髋关节后上脱位
三、异物定位(Localization of Foreign Body)
异物定位对火器伤的诊断及治疗很重要。
(一)正侧位法:根据正位(即前后位或后前位)观察金属异物居于内侧或外侧,以及侧位观察金属居于腹侧或背侧的情况,即可判断异物的位置和深度,最好采取透视与摄片相结合办法达到准确定位,同时作皮肤标记以便手术摘除(图2-48)。
(二)插针法:多用于配合外科医师四肢软组织内的异物定位和摘除。先在透视下转动患者,找到异物距体表最近的一点,然后进行局部消毒及麻醉,再在透视下由此点将针插向异物。触及异物后,立即注入美兰,然后沿美兰方向将异物摘除。
图2-48 异物定位,正位及侧位摄片法
正位及侧位观察,说明异物位于股骨下段后方软组织内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