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其他医学科目 > 放射诊断学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时间:2009-07-13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结核性空洞常位于上叶后段或尖段以及下叶背段,以右侧为多。除非有支气管阻塞,一般无液平;在大多数病例中附近有散在的卫星病灶,有索条状影与肺门相连。对侧肺中部或两侧中、下部可有由支气管播散而来的散在斑点或斑片状影。浸润型肺结核可有下列特殊形式。

  (1)结核球(Tuberculona):为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或阻塞性空洞被干酪物质充填而形成的球形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多数为单发,少数可多发。多见于锁骨下区,其直径在2~3cm.一般表现为球形块状影,轮廓清楚,密度不均可含有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常称为“卫星灶。

  (2)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多见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对结核菌高度过敏的患者,大量结核菌侵入肺组织而迅速引起干酪样坏死性改变。

  X线表现:(图3-28)一个肺段或肺叶实变,密度不均匀,轮廓与大叶性肺炎相似,但密度较大叶性肺炎为高。多发生于右肺上叶,用高电压摄片或断层摄影时,其中有多处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影。该肺叶往往因有纤维化而部分萎陷。其余肺野可伴有支气管播散,而形成多数散在的小叶性干酪性肺炎。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N型)(Chronic fibrocavit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慢性维维空洞型肺结核是一种晚期的结核病变,多由各型肺结核继续发展的结果。由纤维厚壁空洞、广泛的纤维性变及支气管播散病灶组成病变的主体。病肺常有不同程度的萎陷,且常伴有其它肺区过度膨胀,肺大泡形成和胸膜增厚,粘连,支气管扩张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

  X线表现:在肺上、中部显示大量条索状或一状致密影,其中有多发、不规则的空洞存在。可常有上部胸膜增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萎陷,致使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肺门影上移、中、下肺部常有肺气肿,肺纹呈垂柳状。两肺中、下部有支气管播散病变(图3-29)

图3-28右上干酪性肺炎,大叶实变中有多数小透光区,
左肺中、下部有散在病灶

图3-29 右上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如为单侧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或一侧更严重时,常见心脏气管向患侧移位。

  5.结核性胸膜炎(V型)(Tuberculous pleuritis)见胸膜病变。

  (二)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的表示法。

  病变范围以分数示之、按左、右侧,分上、中、下野记载,右侧病变记载在横线以上,左侧记载在横线以下,一侧无病变者以(-)表示。有空洞者在相应肺野加“0”号。如右肺上野浸润型肺结核有空洞形成,则可写为:上0/-。

  (三)活动性及转归:

  在判断病人的活动性及转归时,可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肺内病变,空洞及痰菌等情况决定。

  1.进展期 凡具备下述一项者属进展:新发现的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恶化、增多;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痰内结核杆菌阳性。

  2.好转期 凡具备下述一项者属好转:病变较前吸收好转;空洞闭合或缩小;痰内结核杆菌阴性。

  3.稳定性 病变无活动性,空洞闭合,痰内结核杆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一次)均达六个月以上。如空洞仍存在,则痰内结核杆菌连续阴性一年以上。

  四、矽肺

  矽肺(Silicosis)属尖肺的一种。尘肺(Pneumiconiosis)是长期吸入有害粉尘而引起的弥漫性肺部疾病。矽肺则是尘肺中危害最大、最多见的一种。为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矽的粉尘所致。多发生于采矿、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石英制粉、机械制造业的工人。矽肺的发生与接触粉尘的工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的含量、空气中粉尘的浓度、粉尘颗粒的大小及机体状况等密切相关。粉尘浓度愈大,颗粒愈小(0.25-0.5μ),含量愈高,接触时间愈长则愈易患病。

  (一)病理改变

  由于二氧化硅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产生肺内纤维增生和散在的矽结节。当矽尘到达肺泡后,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变成吞噬细胞而将矽尘吞噬。含有矽尘的吞噬细胞可部分地与痰一同排出,另一部分则进入肺间质,通过淋巴管向肺门淋巴结汇集。沿途有很多含矽尘的细胞堆积在支气管或血管分支处的微小淋巴组织内。引起广泛的纤维变及结节形成。粉尘细胞死亡崩解而使粉尘脱出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管阻塞和淋巴结增大,致使小血管、支气管及淋巴管发生狭窄、扭曲及变形。堆积的矽尘逐渐被结缔组织纤维包绕而形成矽结节,晚期矽结节可逐渐增大和几个邻近的结节融合终成团块状。

  (二)X线表现

  (1)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 ,可致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和密度增高,继而可以发生扭曲变形。肺泡间隔的间质纤维化,早期可表现为细网状影,随病变发展可转变为较粗大的网状影。

  (2)矽肺结节:早期矽肺结节小于1mm时X线难以显示,待结节增大至至mm以上时,可显示为类圆形结节影、密度高,边界清楚,甚至可有结节钙化。开始多在中下肺野成簇出现,随病变发展而弥散分布于两肺野。晚期许多结节可互相融合为2cm以上的块状致密影,附近可有气肿带。

  (3)其他X线表现: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肺门淋巴结内出现蛋壳样钙化;胸膜增厚粘连;可在两肺下部或肺尖部形成肺大泡,大泡破裂后因有胸膜粘连可形成局限性气胸。

  (4)矽肺并发结核时,常促进病变发展。早期表现与一般浸润型结核相同。晚期结核病变促进矽肺结融合与结核病变混同一起,不易分辩。当出现空洞或两侧块状影不对称以及发展增块时,均提示并发结核。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四节 胃肠道常见疾病-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急腹症-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放射诊断
  • 第七节 颅脑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八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放射诊断学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