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基础医学 > 病理生理学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时间:2010-04-23  来源:医家园  作者:病理生理学

ARDS病人均有肺动脉高压,故有人强调肺微血管内高压为肺水肿的原因。但病人肺动脉楔压往往并不高,说明毛细血管压并不一定高。水肿液蛋白质含量丰富,动物实验也证明,类似ARDS的动物模型肺淋巴液流量增大,肺淋巴液中蛋白质浓度与血浆蛋白质浓度之比值大于0.7;此时,静脉注入的高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500,000)可透入肺泡液,均说明ARDS时的肺水肿主要是渗透性肺水肿,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所致。
ARDS中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的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有些原始病因能直接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使其通透性增高,如吸入胃酸、毒气,烟熏、放射性损伤及细胞毒素作用等。大量实验表明,更主要的是继发性损伤,即通过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肺内聚集引起肺泡-血管膜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

  (一)中性粒细胞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

  ARDS病人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肺活检可见肺内有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浸润。支气管肺泡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可增加20~100倍。现在一般认为中性粒细胞在肺中聚集、激活、释放氧自由基、蛋白酶和脂质代谢产物,从而导致肺微血管膜及肺泡上皮的损伤,是ARDS肺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

  1.中性粒细胞在肺血管中聚集 正常人在直立体位时约有10~20%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在肺毛细血管床中,这是一种物理性扣留。由于一个肺泡有近千节(segment)毛细血管,每节毛细血管长1~30μm(平均8μm),直径1~15μm(平均5μm),一个血细胞从肺动脉流入肺静脉要经过100个以上的毛细血管节,中性粒细胞直径大于毛细血管口径,其形状与红细胞相比更接近球形,故变形能力较差,变形速度较慢,所以中性粒细胞易被扣留在肺毛细血管床中。由于肺毛细血管床容量较大,白细胞的扣留对肺血管的阻力和肺动脉压的影响不大。物理性扣留的中性粒细胞一般不进入肺泡腔,故正常人支气管肺泡洗出液中的细胞90~95%是巨噬细胞。

  ARDS时中性粒细胞在肺血管中的聚集是化学性粘附(adhesion),是由于趋化因子作用的结果。实验证明,中性粒细胞经趋化因子激活后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亲和力显著增强。肺泡毛细血管总面积达60m2,可粘附大量中性粒细胞,以至使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减少。

  趋化因子种类很多,主要有补体激活产物C5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如白三烯B4(LTB4)、羟花生四烯酸(HETE)和血栓素A2(AX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其他具趋化作用的蛋白质、多肽和脂质。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补体的作用。在临床确诊ARDS前8小时血浆C5a往往已升高。激活的补体本身并不直接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它是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起损伤作用。给出羊灌注激活的补体可导致肺水肿,如先用氮芥使粒细胞减少后再灌注激活之补体,则肺水肿的发生明显较经。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可浸润入肺间质和进入肺泡腔。ARDS病人支气管肺泡洗出液中存在补体碎片及大量中性粒细胞。近年来发现中性粒细胞表面有一组糖蛋白,后者与粒细胞的的粘附和吞噬功能有关,它们是巨噬细胞分子-1(macrophage-1,Mac-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egen-1,LFA-1),其中Mac-1与粘附功能关系最密切。正常中性粒细胞表面仅有少量Mac-1表达,在病理情况下,趋化因子的作用使中性粒细胞表面Mac-1表达量增加,促进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粘附。

  2.中性粒细胞对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动物实验中静脉注入内毒素、空气等可复制急性肺微血管损伤的模型,用佛波豆蔻醚乙酸盐(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激活的中性粒细胞灌注离体肺也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先用羟基脲、氮芥等使动物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则内毒素、空气栓子等对肺微血管的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培养中发现,中性粒细胞秘须紧密粘附于内皮细胞才能使单层肺动脉内皮的通透性增高。以上说明减轻。细胞培养中发现,中性粒细胞必须紧密粘附于内皮细胞才能使单层肺动脉内皮的通透性增高。以上说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与激活在ARDS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激活时释放的氧自由基、蛋白酶、脂质代谢产物和肽类物质等造成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内
  •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指导思
  •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 第二节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 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 [附]:高血压
  •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内
  •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指导思
  •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 第三节 发病学概论
  • 第四节 疾病时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
  • 第五节 疾病的转归
  • 第三章 缺氧--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
  •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