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基础医学 > 病理生理学

附 高原适应不全症(高山病)

时间:2010-04-23  来源:医家园  作者:病理生理学

  肺微循环有旁路,从小动脉发出分枝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静脉端(图3-10),称为前终末微动脉(preterminal arteriole),正常是闭合的。当肺微动脉收缩时,则此旁路开放,血液从小动脉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静脉端,血量增加,压力增高,液体渗出增多。由于这些血液没有进行气体交换,故动脉血氧分压急剧下降。

  高山缺氧还引起外周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肺血量增加,Wood测定前臂肢体容积,推测静脉容量。在海平地区前臂肢体容积测定溢出水量平均为4.4毫升;登山到3596米时,第三下降到3.4毫升,表明有静脉收缩。而高原肺水肿病人降到2.5毫升。周围静脉收缩,中心血量增多,可能是促进肺水肿发生的一个因素。

  此外,缺氧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也是引起肺水肿的重要因素。

  二、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

  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包括高原心脏病、高原血压或低血压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的是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三型中有两型以上并存的混合型。

  (一)高原心脏病

图3-10 肺小动脉与肺毛细血管静脉端的交通支—前 终末微动脉

  久居高原地区的人,有少数(特别是儿童)逐渐出现心悸、气喘、胸闷、浮肿、右心室增大等现象,可考虑有高原心脏病的可能。X线检查:肺动脉圆锥突出,右肺下动脉增宽。心电图图形;右心肥厚,电轴右偏,有时出现肺型P波。

  高原心脏病的发生,多数人认为是由于高原缺氧,肺小动脉持续收缩,引起肺小动脉肌层肥厚,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阻力增加,而使肺动脉压持续升高(表3-5),加重右心室负担。慢性缺氧,还使红细胞生成增多,血液粘滞性增加,又加重心脏的负担。

表3-5 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人与高原居民右心和肺动脉压比较

  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Monge氏病)

高原世居者

海平正常人

右心房平均压(kPa) 0.52(3.9mmHg) 0.39(2.9mmHg) 0.35(2.6mmHg)
右心室平均压(kPa) 3.86(29mmHg) 2.00(15mmHg) 1.20(9mmHg)
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kPa 8.51(64mmHg) 4.52(34mmHg) 2.93(9mmHg)
4.39(33mmHg) 1.73(13mmHg) 0.80(6mmHg)
6.25(47mmHg) 3.06(23mmHg) 1.60(12mmHg)
肺动脉楔压(kPa) 0.76(5.7mmHg) 0.92(6.9mmHg) 0.82(6.2mmHg)

  有人比较高原习服的人和高原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和心脏指数,证明高原心脏病患者心脏负担加重(表3-6)。

表3-6 高原习服的人和高原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

和心脏指数比较(五例的平均数)

  高原习服者 高原心脏病者
心脏指数(升/分/米2) 3.83 4.01
右心室功(公斤-米/分/米2) 1.08 2.47

  长期肺动脉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将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大,最后可发展为右心衰竭。但也有少数病例是以右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内
  •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指导思
  •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 第二节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 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 [附]:高血压
  •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内
  •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指导思
  •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 第三节 发病学概论
  • 第四节 疾病时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
  • 第五节 疾病的转归
  • 第三章 缺氧--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
  •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