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碱过剩和碱缺失
碱过剩(base excess, B.E.)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Pco25.33kPa,Hb为15g%,100%氧饱和的情况下,用酸或碱将人体1升全血滴定至正常pH7.4时所用的酸或碱的mmol数。如需用酸滴定,显然指示血中碱量多于正常,即称为碱过剩。它代表全血缓冲碱总量的变化。但表示法不同,是以用去酸量的mEq数表示,意即多出多少mEq缓冲碱,此种情况用正值即+B.E.表示,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需用碱滴定,则表示碱缺失(base deficit),指示血中缓冲碱减少,此种情况用负值表示即-B.E.。见于代谢性酸中毒。但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时,由于肾脏的长时间代偿作用,B.E.也可以分别增加或减少。正常人的B.E.值在0附近,正常范围为0±3mEq/L。
碱过剩也分全血与血浆(代表细胞外液)二种测法。细胞外液碱过剩(B.E.ecf)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较好指标;因为测定时血浆或其它细胞外液需经Pco2为5.33kPa的气体平衡,可以排出血液中Pco2升降的影响。
全血缓冲碱(B.E.b)由于包括Hb在内,故受病人Hb的量的影响,Hb是全血缓冲碱的重要成份,所以测定后要视病人Hb浓度按照方便的公式予以校正。
七、负离子间隙
负离子间隙(Anion Gap, AG)是指从血浆中的未测定负离子(Undetermined Anion, UA)包括:
减去未测定的正离子(Undertermined Cation, UC)包括:
二者之量的差值。即AG=UA-UC,亦即我们通常测定的[Na+]-([Cl-]+[HCO3-])。其关系如图6-1。
图 6-1 血浆负离子间隙示意图
(数字为mEq/L)
AG正常值为12±2mEq/L。AG对于区别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重要作用。这在代谢性酸中毒中部份将予以介绍。
小结:上面介绍了七项常用的反映酸碱平衡障碍的指标,是当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要熟悉其含义及在诊断上的意义。尽管如此,现在有不少临床工作者认为测定pH、Pco2和HCO3-三个指标即可区别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并且也可以区别代偿性或失代偿性酸、碱中毒。
至于S.B.、B.B.、B.E.等指标,由于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且抽血不需隔绝空气,有其优点,临床工作者也非常重视。它们对于诊断有特殊的帮助。不过需注意的是这些指标都是在体外用全血测定,滴定结果与体内的情况有些差别。例如,在急性Pco2改变时,同样的Pco2水平在体外作用于全血后可形成较多的HCO3-,而在体内则是作用于全血后可形成较多的HCO3-,而在体内则是作用于全身细胞,形成的HCO3-就较少,这是由于红细胞比体内的其它细胞具有更大的缓冲CO2增加的能力,故能形成较多HCO3-。不过这点差别还不至影响临床实用所要求的精确性,故而目前普遍在实际中应用。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