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外科学 > 外科学总论

第二节 游离皮片移植-外科学

时间:2009-07-25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一、游离皮片移植术(或游离植皮术)的定义:

  游离皮片移植是将人体的皮肤由一处切下其部分厚度或全层厚度,完全与本体分离,移植到另一处,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并继续保持其活力以达到修复的目的,这种手术方法称之为游离植皮或游离皮片植术。

  二、移植皮片的分类

  按移植皮片的厚度不同可分为薄层皮片(又称妨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及含真皮下血管网全复皮片植四种(图1-57,表1-28)

图1-57 皮肤组织与皮片分类示意图

表1-28 三种常用游离皮片简要比较

 薄层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
1.移植组织表皮+真皮乳突层表皮+部分真皮全层皮肤(无脂肪)
2.生长所需条件较 低一 般较 高
3.在感染创面的生长力较 好稍 差难生长
4.供皮区面积不受限制,可重复切取不 受 限受 限
5.供皮区愈合天数7~10天2~3周必须缝合或植皮
6.手术后皮片挛缩不 好
7.手术后功能效果较 差较 好
8.适应证面积较大的肉芽创面如烧伤、慢性溃疡、各种感染创面经处理后。各种皮肤缺损的修复或健康的肉芽创面面部、眼脸、手(掌面),足底等功能部位。

  (一)薄层皮片植皮(又称刃厚皮片植皮)。平均厚度为0.3mm(<12%0时)左右,组织学上包含皮肤的表皮层及少许真皮的乳头层。应用范围如下:

  大面积皮肤缺损,如创伤,皮肤斯脱或表浅肿瘤切除后所遗留的创面,常可用薄层皮片移植。

  有感染的肉芽创面:如广泛感染造成的皮肤坏死或三度烧伤后的肉芽创面,薄层皮片移植可使创面早期愈合。

  在口腔,鼻腔或眼窝粘膜缺损时,亦可用薄层皮片移植修补。

  优点:(1)容易生长,抵抗力较强,在条件较差或有轻度感染的肉芽创面也可以存活生长。(2)供皮区恢复较快,取皮后7~10天即可完全愈合,无显著疤痕遗留。必要时可以再次或多次切取,在头皮可以反复取皮多达10余次,个别病例达30余次。

  缺点:(1)形态上因皮片下疤痕增生,愈合后皮片常有挛缩,有时可比原来缩小40%,皮片色素沉着较深。(2)功能上常因皮片挛缩而不能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尤其在关节附近。由于皮片薄,经不起压力与摩擦而形成溃疡。

  (二)中厚皮片植皮:平均厚度为0.3~0.6mm(12~24%0时),包含表皮及真皮的一部分(薄中厚度皮片),或达到皮肤全层厚度的四分之三(厚中厚度皮片)。这种皮片因含有较多的弹性组织而具有全层皮的特点,收缩少,柔软,耐磨。供皮区又能自行愈合,所以临床应用广泛,应用范围如下:

  1.修复面部或关节处的皮肤缺损,或切除疤痕或肿瘤后所遗留的创面。

  2.修复功能部位的新鲜创面。但如有肌腱或骨面外露时,应先设法用附近的软组织将其覆盖后,再行植皮。

  3.健康的肉芽创面,要求功能与外观较高的部位。

  (三)全厚皮片植皮:包含表皮与真皮的全部,但不附有脂肪组织。为植皮效果最好的一种,收缩小,柔软有弹性,耐压耐磨,色泽与正常皮肤近似,但生长较困难,有感染的创面不易成活。因供皮区不能自行愈合,必须直接拉拢缝合,故取皮量受到限制。一般常用于:

  1.面部器官皮肤的缺损:如眼睑外翻、鼻翼缺损等。

  2.修复手掌,脚底等新鲜无菌创面。

  (四)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临床应用:从70年代后期曾有人创用含真皮下血管网及部分脂肪皮片用于临床,并证实同样可以重建血液循环,但对受区创面条件要求更高,止血必须完善,制动固定要确实,若皮片完全成活,功能很好。若有愈合不良则晚期功能并不好。在应用中必需注意。

  三、植皮手术

  (一)术前准备:

  1.全身准备:病员如有休克、脱水、贫血等情况, 必须在纠正后方能手术。

  2.创面(植皮区)的准备:

  (1)外伤创面:一般外伤在24小时内,无严重污染的创面均可考虑植皮。首先应进行彻底清创术。先将局部清洗干净,再将创面挫伤较重的软组织切除,彻底清除异物, 止血,再冲洗干净。如遇有肌腱或骨质外露时,应用邻近软组织复盖后,再行植皮。

  (2)肉芽创面:肉芽创面应鲜红,平整,分泌物少,无水肿,植皮才能生长较好。如分泌物较多,可每日用生理盐水湿敷创面2~3次,肉芽组织有增生或水肿,可以剪除或用3%高渗盐水湿敷。亦可在手术时将增生的肉芽组织刮除,直至肉芽基底部的纤维板,用湿纱布压迫止血后,再行植皮。 在个别情况下亦可用刀将肉芽组织切削一层,再行植皮。

  (3)整形常规手术植皮区的准备同瘢痕,肿瘤,先天性畸形的常规手术准备,剃毛后术区清洗干净,手术时再次清洗消毒后铺清毒巾。

  3.供皮区的选择与准备:

  供皮区首先应无感染病灶与皮疹,其次应注意多次手术患者供皮区的全理利用,勿使后期手术发生困难,如薄层皮片或中厚皮片一般选择四肢的宽敞部分或躯干。一般常用部位为大腿、小腿、胸、腹及上臂等处。在大面积烧伤时,常选用头皮为供皮区,因其可以反复多次取皮。供皮区应距创面较远,以防止污染或交叉感染。全层植皮的供皮区常选柔软,颜色相近似的部位,如面部缺损常取锁骨上,耳后或上臂内侧或前胸或侧胸部等处。其他部位可采用腹股沟部的皮肤。

  供皮区在术前一日清洗干净,剃毛。手术时消毒范围应较大,在切取皮片转动肢体时,不致污染。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二章 无菌术--第一节 手术器械、物
  • 第二节 外科学的发展-外科学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外科学的范畴
  • 第二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 第三节 怎样学习外科学-外科学
  •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外科学
  •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
  • 第八章 烧伤与冻伤--第一节 烧伤-外
  • 第三节 创伤病-外科学
  • 第五章 休克--第一节 概述-外科学
  • 第三节 酸碱平衡的失调-外科学
  • 第四节 手术室的管理-外科学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外科学的范畴
  • 第二节 外科学的发展-外科学
  • 第三节 怎样学习外科学-外科学
  • 第二章 无菌术--第一节 手术器械、物
  • 第二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 第四节 手术室的管理-外科学
  •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
  •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外科学
  • 第三节 酸碱平衡的失调-外科学
  • 第四章 输血--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
  •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外科学
  • 第三节 自体输血-外科学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