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 公众可查询机构真伪与医师资质,央广网北京6月2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医疗机构与医生、护士是保障医疗服务供给的核心资源,如何选择靠谱的医疗机构、甄别医生护士的资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今日(2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通过在全国全面启动实施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电子化注册改革,公众可上网查询验证医疗机构真伪及医师、护士资质。目前,国家卫健委正在推动电子化注册系统与医疗机构校验、医疗机构质量控制、医师资格考试等业务的协同链接,将在更广范围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7万个,医师总数达到339万名,护士总数达到380万名。为加强医护人员管理和医疗机构的体系建设,2017年4月,国家全面启动实施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电子化注册改革。通过电子化注册,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可在网上公开办事信息、办理注册登记,同时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环节,从而提高办事效率推荐阅读:主成分分析,
与此同时,电子化平台最重要一个功能就是为公众提供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查询服务。“在查询过程中,医疗机构法定信息、名称、主要诊疗科目,以及允许他提供医疗的技术,以及他的法人代表,还有注册有效期,都是法定的注册信息。应该说,只要是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执业登记的医疗机构都可以在网上能够查询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查询,老百姓在寻找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可识别该医疗机构是否具有医疗机构许可证,从而为公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提供指引。
北京市于2015年11月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电子化注册工作,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高小俊介绍,2017年5月份,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相关通知,目前北京市已全面实施医师、护士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截止到今年5月底,已有10万余名医师、12万余名护士完成了个人的电子化注册账户的激活登记,激活率超过了95%以上。此外,北京市还与津冀卫生计生委联合开展京津冀地区医师区域注册试点工作,实现信息与平台共享。
在国家卫健委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指出,下一步要做好老年护理和老年照护,重点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谁来照顾的问题,解决照顾谁的问题,是解决在哪里照顾的问题,解决谁来出钱照顾的问题。从我们国家的国情来看,机构护理不是主要方向,将来老人照护的主体和主要模式应该是社区和家庭。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