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C 考点:痔; 1.概念 痔是直肠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直肠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并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2.分类 (1)内痔: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位于齿状线上方,表面为直肠粘膜覆盖。分为四期: 第一期:只在排便时出血,痔块不脱出肛门外; 第二期: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还纳; 第三期:痔脱出肛门外需用手辅助才可还纳; 第四期:痔块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 (2)外痔:由直肠下静脉丛形成,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为肛管皮肤覆盖。 (3)混合痔:直肠上、下静脉丛均发生曲张,且相互吻合,称为混合痔。 3.诊断 (1)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 (2)痔块脱出:二、三、四期内痔可有痔块脱出。 (3)疼痛:内痔嵌顿或血栓外痔时可出现疼痛。 (4)痛痒:痔块脱出时常有粘液分泌物流出,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导痛痒。 内外痔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但需与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疾病相鉴别。 4.治疗 治疗方法有调整饮食、坐浴等一般疗法;有硬化剂注射、冷冻等方法;手术方法包括:结扎法、胶圈套扎疗法、痔切除术、痔环形切除术和血栓外痔剥离术。
☆☆☆☆☆考点9: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直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无明显症状,即使有少量出血,肉眼也不易观察到,癌肿发展到溃疡或感染时才出现症状。 (1)直肠刺激症状:排便不适,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腹泻,里急后重,晚期有下腹痛。 (2)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大便表面带血,严重时出现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症状出现的频率为便血80%~90%、便频60%~70%、便细40%、粘液便35%、肛门痛20%、里急后重20%、便秘10%。 (3)肠壁狭窄症状:开始时大便变形、变细,癌肿造成肠腔部分梗阻后,有腹胀、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大便困难等不全肠梗阻的表现。 (4)直肠癌晚期:侵犯前列腺可发生尿频、尿痛、血尿;侵犯骶前神经则发生剧烈持续性疼痛;有肝转移者出现肝大、腹水、黄疸、贫血、消瘦、水肿等恶病质表现。 2.诊断:根据病史、体检、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诊断并不困难。 (1)直肠指诊:我国直肠癌75%以上为低位直肠癌,可在直肠指检时触及。因此凡遇到病人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进行直肠指检。指检可查出癌肿的部位、距肛缘的距离及癌肿的大小、范围、活动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2)内镜检查:因为结、直肠癌5%~10%为多发癌,因此应行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不仅可在直视下作出诊断,而且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影像学检查 钡灌肠检查:是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对直肠癌的诊断意义不大,用以排除结、直肠多发癌和息肉病。 腔内B超检查:可检测癌肿浸润肠壁的深度及有无侵犯邻近脏器,可在术前对直肠癌的局部浸润程度进行评估。 CT检查:可以了解直肠癌盆腔内扩散情况,有无侵犯膀胱、子宫及盆壁,有无肝转移。 (4)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可用于诊断、监测复发、预测预后。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