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师考试 > 模拟题库 > 模拟试题第74卷
  女婴,4个月。腹泻、中度脱水,经静脉补液后脱水纠正,突然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呼吸变浅,心率14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膝反射未引出。血清钠145mmol/L,钾3.2mmol/L,ECG示窦性心动过速
 
   A.血浆20ml/kg静滴
 
   B.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静注
 
   C.10%氯化钾3~4ml/kg加入液体中静滴
 
   D.1.4%碳酸氢钠20ml/kg静滴
 
   E.10%氯化钾1~2ml/kg加入液体中静滴
 
  答案:|C|
讨论本题
试题解析: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5: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
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如下:
1.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腹泻
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状态较差,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蒙胧,甚至昏迷。
(1)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①脱水: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脱水,由于腹泻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居多。
②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脂肪的氧化增加,酮体生成增多(酮血症);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乳酸堆积(乳酸血症);以及肾血流量不足,其排酸、保钠功能低下使酸性代谢产物滞留体内。
③低钾血症:胃肠液中含钾较多(腹泻时大便中含钾量约为17.9±11.8mmll/L),呕吐和腹泻丢失大量钾盐;进食少,入量不足;肾脏保钾功能比保钠差,在缺钾时仍有一定量的钾继续排出,在脱水未纠正前,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时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以及尿少而致钾排出量减少等原因,钾总量虽然减少,但血清钾多数正常,随着脱水、酸中毒被纠正、排尿后钾排出增加以及大便继续失钾等因素使血钾迅速下降,血钾低于3.5mol/L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使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更多见,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极少数患搐搦或惊厥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

☆☆☆☆☆考点9:小儿腹泻病的治疗;
小儿腹泻的病的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急性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
腹泻时进食和吸收减少,而营养需要量增加(肠粘膜损伤的恢复,发热时代谢旺盛,侵袭性肠炎丢失蛋白等),如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常造成营养不良,并发酸中毒,以致病情迁延不愈影响生长发育。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重量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以等量米汤或衡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奶,或去乳糖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关键。
①口服补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WHO ORS)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轻度脱水口服液量约50~80ml/kg,中度脱水约80~100mg/kg,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将余量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意口服。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
②静脉输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患儿。
1)第一天补液
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心、肺、肾功能不全者等病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
溶液种类: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应根据脱水性质(等渗、低渗、高渗)分别选用,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脱水处理;
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累积损失量(扣除扩容液量)一般在8~12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8~10ml/kg;脱水纠正后,补充生理和异常的损失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
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可随即纠正;对重度酸中毒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测定结果,另加碱性液(如碳酸氢钠)纠正;
纠正低钾、低钙、低镁:见尿后应及时补钾,按每日3~4mmol/kg(相当于氯化钾200~300mg/kg),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相当于氯化钾300~450mg/kg)。轻度脱水可分次口服;中、重度脱水可予静滴。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0.3(40mmol/L)。补钾一般持续4~6天,严重缺钾教师应适当延长;出现低钙症状时可用10%的葡萄糖酸钙加葡萄糖稀释后静注;低镁者用25%硫酸镁按每次0.1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2)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主要是补充生理的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防止发生新的累积损失),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或口服液量不足,仍需静脉补液。补液量需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一般生理需要量按每日60~80ml/kg,用1/5张含钠液补充。异常继续损失量是丢失多少补充多少,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将两部分加在一起于12~24小时内均匀静滴。
(3)药物治疗
①控制感染:
1)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应合理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粘膜保护剂。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新生儿、幼婴、衰弱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和重症患儿亦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治疗。
2)粘液、脓血便患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所致感染常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假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应立即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根据症状可选用万古霉素、新青霉素、利福平、甲硝唑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②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制剂。
③肠粘膜保护剂:有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粉。
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
因迁延性、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病情较为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肠道菌群失调。
(2)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营养治疗
此类病儿多有营养障碍,继续喂养(进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禁食对机体有害。
(4)药物治疗
①抗菌药物应慎用,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第三试验选用。
②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如锌、铁、烟酸、维生素A、B12、B1、C和叶酸等,有助于肠粘膜的修复。
③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粘膜保护剂。
(5)中医辨证论治有良好疗效,并可配合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等。
 

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下一题:《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动作稳定缓慢,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敏感多疑,孤独多虑,情感体验深刻且持久。69、根据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林黛玉体内占优势的体液是( )。  
近回首页
返回题库
 
复制下方链接与医学考试同行分享模拟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 2020年黔南考点中医类医师资格技能考试
  • 2020年内蒙古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
  • 2020年雅安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考纲大改后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有何影响
  • 2020年宜宾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2020年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综合笔
  • 【医疗援疆】衢州援疆医疗队为乌什医生
  • 【医院动态】西盟县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培
  • 2020福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社区卫生服
  • 山东2020年全日制临床医学毕业能干啥
  • 河北廊坊市2020年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准考
  • 【直击考场上那些“别样的精彩”】202
  • 考试动态
  • 医师资格考试:参与作弊终身不得报考
  • 医师资格报名表填写说明
  • 201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应试指南
  • 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 2010年医师资格报名时间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须知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流程
  • 医师资格报名常见问题回答
  • 医师资格报名考生个人上传照片规格
  • 医师资格报名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下载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中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