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E 考点1: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可分为特殊感觉(嗅、视、味、听)和一般感觉。其中一般感觉包括: 1.浅感觉(来自皮肤和粘膜),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2.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3.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皮肤定位觉和重量觉。
大脑半球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大脑沟,沟与沟之间的隆起称大脑回。每侧大脑半球有3个面,即内侧面、上外侧面和下(底)面。每个半球上有3个极:额叶前端为额极;枕叶后端为枕极;颞叶前端为颞极。每个半球上都有 3条主要的脑沟,即中央沟、外侧沟和顶枕沟。
中央沟起于半球上缘中点的稍后方,沿上外侧面斜向前下方;外侧沟在半球的上外侧面,自下斜行向后上方;顶枕沟位于半球内侧面后部,并转至上外侧面。
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包括大脑皮质、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其延长线、顶枕裂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将之分为5个叶,即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还包括位于大脑外侧裂深部的岛叶和位于内侧面的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沟回)。
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侧重,一般将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大部分位于左侧,只有一小部分右利手和约半数的左利手者优势半球可能在右侧。右侧大脑半球为高级的认知中枢所在,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占优势。不同位置的损害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
大脑半球的上外侧面观
(一)额叶
额叶(frontal lobe)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1/3。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是大脑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前方从上向下以额上沟及额下沟为界,将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1、额叶的主要功能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其主要功能区包括:
①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是锥体束的主要发源地,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身体各部位代表区在此的排列由上向下呈“倒人状”。
②运动前区,位于皮质运动区的前方,是椎体外系的皮质中枢,发出的纤维到丘脑、基底神经节和红核等处,与联合运动和姿势调节有关;额-桥-小脑束亦起于此,该束与共济运动有关;此区也是自主神经皮质中枢的一部分;还包括使肌肉迟缓的抑制区。
③皮质侧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司双眼同向侧视运动。
④ 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与支配手部的皮质运动区相邻。
⑤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的额下回后部,管理语言中枢。
⑥额叶联合区,位于额叶前部,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
2、损害表现及定位
①精神症状:主要为痴呆和人格改变。表现为记忆力特别是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知力、判断力及定向力下降等;人格改变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及行为幼稚等,也可以出现易怒、欣快等症状。主要见于额极受损。
②瘫痪:由于中央前回损害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出现对侧单瘫,中枢性面、舌瘫,严重而广泛的损害可出现偏瘫。如为刺激性病灶可出现部分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旁中央小叶损害往往影响双侧下肢运动区,可出现双下肢运动障碍及尿失禁。
③言语障碍: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是与(口语表达障碍),患者可理解语言的意义,但不能用语言表达或表达不完整,见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Broca区)损害。
④书写障碍: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损害时可致书写不能,即失写症。
⑤共同偏视:额中回后后部皮质侧视中枢病变所致。如为损伤性病灶,则双眼向病灶侧凝视,见于脑出血等;如为刺激性病灶,则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多见于癫痫。
⑥强握及摸索反射:强握反射是指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时,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的现象;摸索反射是指当病变对侧手掌被物体触及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不放为止的现象。是由于对随意运动失去控制能力所致,见于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处的损害。
⑦额叶性共济失调:额-桥-小脑束损害可出现共济失调,主要表现病灶对侧下肢运动笨拙、步态蹒跚,但辨距不良及眼震少见。
⑧Foster-Kennedy综合症:见于额叶底面肿瘤。表现为病变侧因肿瘤的直接压迫出现视神经萎缩,而病变对侧因高颅压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
⑨其他:额叶病损偶出现木僵症、贪食、性功能亢进、高热及多汗等症状。与额叶运动前区部和丘脑下部的联系纤维损害有关。
(二)顶叶
顶叶(parietal lobe) 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是大脑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后面有横行的顶间沟,将其余的顶叶分为顶上回和顶下回。
1、顶叶主要的功能区:
①皮质感觉区:主要位于中央后回和顶上回。中央后回为浅感觉和深感觉的皮质中枢,接受对侧身体的深、浅感觉信息,身体各部位代表区的排列与运动区的排列大致相对应,呈“倒人状”;顶上回为分辨性触觉和实体感觉皮质中枢。
②运用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的缘上回,其功能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角回,为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质中枢。
①皮层感觉障碍:中央后回及顶叶后部上方病变所致。如为破坏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复合型感觉障碍,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和皮肤定位觉的丧失,而一般感觉正常。如为刺激性病变,则出现病灶对侧肢体的部分性感觉感觉性癫痫发作,可表现为发作性蚁走感、麻木感、电击感等异常感觉,并按一定方式扩散,如扩散到中央前回运动区,可一起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②体象障碍:包括自体认识不能和病觉缺失。当右侧顶叶邻近角回损害时出现自体认识不能,患者否认对肢体的存在或认为对侧肢体不是自己的。当右侧顶叶邻近缘上回损害时出现病觉缺失,表现偏瘫无知症,否认左侧偏瘫的存在。顶叶病变还可以出现失肢体感或幻多肢。
③古茨曼综合症(Gerstmann syndrome )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皮质损害所致。临床表现为四主症:失算症、手指失认症、左右失认症、失写症。
④失用症:是肢体动作的运用障碍。左侧顶叶缘上回病变可产生双侧失用症。失用症包括结构性失用、观念性失用、运动性失用及观念运动性失用。
⑤视野改变:顶叶深部的视放射纤维损害,可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
三、颞叶
(一)颞叶(temporal lobe)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颞叶的主要功能与听觉、语言和记忆有关。其主要功能区包括:①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②感觉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③嗅觉中枢 ,位于钩回和海马回前部,接受双侧嗅觉纤维。④颞叶前部与记忆、联想、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⑤海马是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与精神活动关系密切。
(二)损伤表现及定位:
1、感觉性失语:是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语言中枢损伤所致。患者能听到说话的声音,能自言自语,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说话的含义。
2、命名性失语:是颞中回、颞下回后部损伤所致。患者丧失对物品命名的能力,对于一个物品,只能说出他的用途,说不出它的名称。
3、颞叶癫痫:颞叶病变可引起癫痫,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
4、幻觉 包括幻听、幻视、幻嗅等。
5、精神症状:精神症状是颞叶病变较常见的表现,多发生于主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时。主要表现为人格改变、情绪异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
6、视野改变:颞叶深部的视放射纤维和视束受损,可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