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师考试 > 模拟题库 > 模拟试题第94卷
  1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疲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抗体成分为( )。
 
   A.IgA
 
   B.IgE
 
   C.IgM
 
   D.IgG
 
   E.IgM+IgA
 
  答案:|D|
讨论本题
试题解析:

试题答案:D
考点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急性ITP 80%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慢性ITP患者血中可检测到抗病毒抗体或免疫复合物。
2.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ITP患者血循环中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80%以上的ITP患者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对ITP有肯定疗效。这些都提示本病的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
感染与自身免疫发生关系,导致血小板被破坏:
(1)感染造成免疫监视系统紊乱,导致人体自身抗体产生;或病毒与某些血小板糖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刺激PAIgG产生,PAIgG直接作用于血小板糖蛋白,导致血小板破坏。
(2)病毒抗原与PAI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IC与血小板膜上的Fc等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构型变化,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脾脏)清除。
(3)固定于血小板表面的IC吸附补体,通过补体溶解反应破坏血小板。
3.肝、脾的作用
脾脏是ITP患者PAIgG的主要产生部位,也是清除与PAIg或IC结合的血小板的器官。肝脏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类似脾脏的作用。
4.遗传因素
HLA-DRWq及HLAW3阳性与ITP密切相关,表明ITP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基因调控。
5.其他因素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可能有抑制血小板生成和(或)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结合有抗体的血小板的吞噬作用。

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下一题:13、下列哪种中毒不会引起血液凝固障碍( )。  
近回首页
返回题库
 
复制下方链接与医学考试同行分享模拟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 2020年黔南考点中医类医师资格技能考试
  • 2020年内蒙古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
  • 2020年雅安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考纲大改后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有何影响
  • 2020年宜宾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2020年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综合笔
  • 【医疗援疆】衢州援疆医疗队为乌什医生
  • 【医院动态】西盟县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培
  • 2020福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社区卫生服
  • 山东2020年全日制临床医学毕业能干啥
  • 河北廊坊市2020年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准考
  • 【直击考场上那些“别样的精彩”】202
  • 考试动态
  • 医师资格考试:参与作弊终身不得报考
  • 医师资格报名表填写说明
  • 201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应试指南
  • 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 2010年医师资格报名时间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须知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流程
  • 医师资格报名常见问题回答
  • 医师资格报名考生个人上传照片规格
  • 医师资格报名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下载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中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