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著写作

执着破解艾滋的协和才俊痴迷医学科研的白衣天使

时间:2018-12-11  来源:本站  作者:

  2016年,随着《人民画报》题为“中国行动、向零艾滋迈进”抗艾滋病特刊的广为发行和传阅,一位在中国科技界似乎名不见经传的白衣天使,悄然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人物,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

  这位1984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99年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临床医生,究竟为何一夜成名?

  从医30多年,李太生一直置身于北京协和医院这一中国医学的圣殿之中,导师王爱霞的言传身教、协和精神的长期熏陶,使得他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为“以医报国、立足临床、服务病患”。

  多年来,李太生的团队收治了大量发热待查、特殊感染等疑难重症患者,挽救了无数濒临绝境患者的生命。他主编医学教材,向全国推广在疑难重症救治中的“葵花宝典”,大幅度提高了中国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作为临床医生,在繁忙的诊疗工作之余,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他认为,有志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追求原创的精神以及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还要锲而不舍地咬定目标。

  他一直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特别是在艾滋病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诊疗及免疫学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

  当SARS在祖国大地肆虐之时,医者治病救人的崇高责任和学者刨根问底的治学精神促使他勇于奋战在临床和科研的第一线,不仅揭示了SARS跨物种传播所导致人体免疫应答的规律,提出临床诊疗新策略,并据此总结出临床诊疗方案,对SARS、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该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笔者的印象中,李太生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协和“愤青”,是对艾滋病研究情有独钟的专家,协和人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遗世独立的学者风范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21世纪初,中国艾滋病治疗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进口药价格昂贵,有限的国产药缺乏大规模临床验证,严重制约了抗病毒治疗的推广应用。

  针对中国艾滋病日趋严重的形势,作为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的负责人,他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为推动中国艾滋病诊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国际上提出免疫重建理论,并与中国抗艾滋病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效优、价廉、低毒的抗病毒治疗“中国方案”;

  发现最大程度控制病毒复制是免疫重建的决定因素,为“中国方案”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不佳者,指出胸腺功能衰竭是关键原因,丰富和完善了免疫重建理论;

  发现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进展至艾滋病期为4.8 年,远快于国际上8年的报道,为早期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领了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主编首部《艾滋病诊疗指南》,为规范全国治疗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将中国艾滋病每年的病死率从2003年的22.6%降至2015年的3.1%;

  证实中国生产的抗病毒药物对国人的抗病毒及免疫重建有效果,优选出以国产药为主的2个抗病毒药组合,治疗费用仅为进口药的1/6,为国家节约了巨额医疗费用,并确保抗病毒治疗在中国艾滋病高发区迅速推广;

  秉承“古为今用”的理念并不断推陈出新,将中国传统中药雷公藤多甙用于免疫重建不佳的艾滋病患者,这一疗法已初见成效,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

  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在全国稳步推进后,他组建了多学科团队,着力于精准定位,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其长期生存质量。

  正是缘于他钟情艾滋的不懈探索,推动了艾滋病由“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疾病,为最终攻克这一世界顽疾提供了新思路。

  在人类30多年的抗艾历程中,李太生以不释的家国情怀和艰辛的努力,使得中国的艾滋病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从跟随、同行走向了超越。

  投身杏林38 载,钟情抗艾24年,李太生热衷并执着于这项事业。作为一位志向远大的经世之才,他不仅医德高尚且技艺精湛,在严谨治学中勇于创新,通过矢志不渝的追求,终于在艾滋病和抗感染的研究中斩获累累硕果,使艾滋病在中国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患者得以长期存活。

  他在《Science》、《The Lancet》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入选科技部主办的“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 年全球艾滋病治疗报告》中引用了他的研究成果,《Science》在2016年的特刊报道中称赞“他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进程”。“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位以国家的迫切需求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将临床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协和青年才俊,通过学术委员会和国际同行评议小组的评审,入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临床研究员。

  他不仅是杏林中德艺双馨的拔尖人才,也获得科技界广泛地认可:作为首位获奖的中国人被法国政府授予“优秀外国医师奖--维多利亚雨果奖”,荣获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入选中国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抗击非典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明知未来征途艰险,但李太生毅然立志咬定青山不放松、行稳致远奔未来。在新的征程中,他依旧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协和赋》中永不磨灭的协和精神:“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肩负民族大义,不辞赴汤蹈火”。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感染内科主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床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曾任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分会主任委员。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他人引用超过2500次,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此外,还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代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93年至99年在法国巴黎PITIE医院学习工作,并获博士学位。1998年被法国授予优秀外国医师奖--维多利亚雨果奖,是首次获得该奖的中国人。1990年在国内读硕士学位期间建立了ELISA法测定血清G-CSF水平,该发现已获国家专利经国家批准用于临床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获1996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1999年在法国学习期间先后在《科学》、《自然医学》、《柳叶刀》等杂志上发表数篇论著。于1997年首先提出了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重建的新理论。这一科学发现为艾滋病病人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在艾滋病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性质。

  于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留法学生,获得了1999年度法国优秀外国医师奖,是首次获得该奖的中国人。《新华社》为此发了全国通稿。

  1999年回国后在协和医院创建了临床细胞免疫实验室,建立了中国正常人的T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值。并对中国艾滋病病人的免疫改变和免疫功能重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获得了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奖。回国以来,在各会议培训班做有关艾滋病的讲学报告近百次,听讲学员上万人,为国家培训了一大批防治艾滋病的骨干力量。现负责着包括欧盟美国NIH的艾滋病CIPRA项目和国家十五攻关在内的多项国际国内科研课题。

  1998年被法国授予优秀外国医师奖--维多利亚雨果奖是首次获得该奖的中国人。李太生于1993年10月~1999年1月在法学习工作,在此期间他曾与法国同行合作在恢复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科学》、《自然医学》、《柳叶刀》等国际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评价。

  在2003年春季北京抗击SARS的战斗中,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是协和医院抗SARS专家小组成员,并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非典”攻关小组临床科研组组长,同时是科技部、卫生部“非典”联合攻关小组专家之一。

  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共40篇,被他人引用2000多次,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此外,还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代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南大教授梁莹辞职原因是什么南大教授梁
  • 制表位的使用--Word论文排版技巧(二
  • 论著与临床研究的区别
  • 论著与论文的区别是什么
  • 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Word论文排版
  • 【求助】个案报道可以写成论著么?算一
  • 医学论文怎么写(医学综述个案报道病例
  • 高考作文格式不对扣几分演讲稿格式错了
  • 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Word论文排版
  • 医学论文写作的五大基本要素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 M] [J] [C]分别代表什么类型的著作
  • 最新文章
  •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三篇
  • 医学类论文种类及撰写规范和须知
  • 天津二中院召开2020年度学术研讨工作推
  • 冷门的学术著作 厚重的人生大书
  • 孔子文化大全 · 论著类朱子语类全五册
  • 电大护理本科论著类毕业论文常见
  • 著作权侵权要怎么认定
  • 怎么判定专著还是编著
  • AA第5届青年天文工作者科技论文写作学
  •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
  • 2020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何西淼
  •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步骤解读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