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正版网上店铺。网上购买正版图书请认准地质出版社、矿业界、地质矿业信息交流平台、矿业在线、自然资源之声、矿业帮、地质论坛、地球化学之家等微信公众号所关联的微店,以及中地金土天猫店和中地金土京东店。
本书以地质调查标准化为主线,围绕地质调查标准化与标准制修订,基于标准化理论、地质调查理论与技术发展、地质调查标准梳理、地质调查标准化现状与发展的分析,阐述了地质调查技术标准编制要点和方法、地质调查标准体系与框架、地质调查标准化建设等,涵盖地质调查通用与基础标准、区域地质调查标准、海洋地质调查标准、矿产地质调查与勘查标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标准、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标准、地质大数据与地质信息标准、地质测量标准、地质实验测试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地质仪器设备与装备标准共11个方面的标准,为地质调查标准化提供参考。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是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技术依据之一,标准及标准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产业发展、保障地质矿产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标准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从中国秦代伊始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和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地质调查,都是标准化的实践和体现。在传统工业化时代,标准是后补型的,往往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但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往往是标准先行,标准起到技术引领与规范前置的作用。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和一个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尺度的高低。标准的重要性对于从事专业技术的科技工作者众所皆知,无标工作对质量与效益的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缺失,无标产品将脱离质量监督管理导致产品失信,因此,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标准的支撑。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正在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促进全球各国互联互通,标准也越来越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标准的竞争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分配。特别是当今科技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各国均把争夺国际标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达国家利用技术标准的制订开展国际竞争的策略来争夺控制国际标准战略的制高点,例如大家熟知的争夺5G信息标准的制定权异常之激烈。同时,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地质调查工作范围广泛,空-天-地-海、地表与地下全覆盖,调查对象内容复杂,专业技术手段及方法应用种类繁多,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调查等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还是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地质钻探工程、卫星与遥感监测、地质测试分析与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等,都需按标准要求进行工作,地质工作的图件与数据等成果与产品的形成与提交更离不开标准规范,地质调查是一个标准密集的行业,地质调查的工作、成果、产品、服务、质量,乃至品牌之根基,都在于标准。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承担地质调查标准化与标准制修订研究的成果,在总结我国多年来地质调查标准建设与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地质调查标准化的基本问题,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标准的论著。该书内容广泛,涉及标准化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我国地质调查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地质调查标准化体制、政策与战略研究,国际地质标准现状与国际标准化发展及趋势,我国地质调查标准化及标准编制要点,标准词条与术语,地质调查标准体系,地质调查标准化发展与展望等。本书还列出了当前使用的各专业地质调查标准框架与全部标准及基本信息,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地质调查的标准化发展与现状。这些内容,对地质调查及标准化,无论是标准化与标准的理论探讨,还是标准的制定与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技术依据之一。标准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维护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促进经济产业发展、保障地质矿产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标准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从中国秦代伊始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实践和体现。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也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标准促进了世界互联互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2018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开始施行,标志着中国正在向标准强国、质量强国、信用强国之路坚定迈进,中国标准化正在进入强化法制管理的新阶段。当今社会,标准的竞争也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分配,标准越来越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标准化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对未来产品、未来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标准的支撑,只有高标准才能有高质量。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已由过去高速度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标准化日益成为未来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之一。
技术发展是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制修订的基础。一方面,技术进步转化为新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发展和探测手段的更新,促使技术标准进一步修订和升级。地质调查技术标准是将先进、适用而成熟的方法技术引入到技术标准中,并转化为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推动力。
本书通过对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与海洋资源勘查、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地面重磁电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查、航空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和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钻探技术、地质信息和地质大数据技术发展应用、地质装备等专业领域工作的进展跟踪、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对1300项各类地质技术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理清了技术标准存在的交叉,分析评价标准应用情况和问题及现行技术标准的适用性、相关性和协调性等;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地质调查标准体系框架及专业领域标准子体系,在标准体系框架下,提出地质调查标准化计划,以推进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
标准化战略发展研究,立足中国实际,吸收引进国外标准化的体制机制及其先进理念,提出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这是基于我国国情地情矿情,在满足国内地质调查和地质矿产勘查需求的基础上,迈向标准国际化,占领技术与标准的制高点和话语权。本书分析研究了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战略与趋势,包括标准化制度、标准化管理的机制、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标准化工作体系等;跟踪分析我国标准化有关的国家政策、标准化改革要求、最新指导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如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跟踪了解各行业标准化发展动态,编制了《标准化工作与发展动态》和《全国各行业标准化动态与发展》,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地质矿产标准化和相关行业标准化发展动态与现状;分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标准化战略和国际标准化基本情况,为我国地质调查标准化提供借鉴和战略发展依据。
地质调查标准化要围绕地质调查工作实际,依据地质调查需求,结合地质技术发展与应用,大力推进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制定一批急需的技术标准,修订更新一批难以满足当前实际应用的标准,升级部分中国地质调查局标准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提高地质调查工作标准化程度和水平,促进标准的推广与应用,为地质调查提供技术标准支撑与保障。
地质调查标准化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为指导,围绕地质调查工作“十大计划”,依据《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6—2009),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合理、适用的地质调查标准化顶层设计与技术标准体系,指导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地质调查标准化稳定有序发展,为地质调查提供技术标准与质量管理保障,为地质调查标准化建设及中长期地质矿产标准制定与修订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南。
近年来,作者承担完成了《地质调查标准化建设与标准研制更新》(2013~2015年)和《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与升级推广》(2016~2018年)国家专项项目,组织全国地质行业系统30多个有关单位和专家,完成了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地质调查和部分单矿种勘查、能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水工环地质调查与监测、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钻探技术方法、地质实验测试、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和地质信息化及地质技术装备体系累计约80多项地质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形成了海洋地质调查和遥感地质调查标准体系,完善了勘查技术标准体系,补充了矿产地质调查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地质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对一些地质术语等基础标准进行了制修订,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与领导下,地质调查标准化工作力度得到加强,制定并陆续发布了系列技术标准。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理论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理论与实践、地质调查标准现状与需求、国际标准化战略与发展、地质调查标准编制要点、地质调查标准词条体系、地质调查标准及标准体系、地质调查标准化发展与展望。地质调查标准体系涵盖地质调查通用标准、区域地质调查标准、海洋地质调查标准、矿产地质调查与勘查标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标准、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标准(包括地球物理调查通用标准、重力调查标准、磁法测量标准、电法测量标准、地震测量标准、放射性地质测量标准、地温测量标准、勘查地球化学标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标准、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标准、钻探坑探标准)、地质大数据与地质信息标准、地质测量标准、地质实验测试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地质仪器设备与装备标准共11个方面的标准,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本书由杜子图、罗晓玲和姚震编写,先后参与研究工作、标准编制与部分章节内容编写的有安永龙、王斌、赵子贤、温鹏飞、贺战朋、郑继天、杨少平、陈春仔、王亚平、郝国杰、袁桂琴、许春雪、安子怡、茹湘兰、于瑞洋、张慧军、李丰丹、刘畅、刘园园、胡麟臻、牟泽霖、邓希光、龚跃华、魏雪芳、陈新宇、马翠凤、丁喜桂、刘玉霞、叶成明、李小杰、李永胜、张鑫刚等。在研究与编写过程中,得到严光生、徐勇、张海启、谭永杰、李基宏、徐学义、吴登定、李廷栋、李裕伟、乔德武、张彦英、黄永样、刘守全、王保良、姜作勤、陈克强、齐亚彬、庄育勋、胡雄伟、白冶、龙宝林、谢国刚、安海忠、胡健民、刘文灿、单昌昊、马梅、路玉林、吴国强、张彦杰等专家领导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谨致诚挚的感谢。
本书可作为从事地质调查和技术标准编制及标准化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参考和阅读,亦可作为标准化工作手册供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使用。受作者水平和精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