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著写作

医学著作大全

时间:2020-03-12  来源:本站  作者:

  1. 摘要 《黄帝内经》 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 221 年)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 (注释杨上善、王冰)简称“内经”18 卷162 篇。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

  1. 摘要 《黄帝内经》 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 221 年)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 (注释杨上善、王冰)简称“内经”18 卷162 篇。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难经》 战国时期东汉以前 扁鹊公元前 407前 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中医学的开山鼻祖。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 81 个问题故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 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其中 122 难论脉学 2329 难论经络 3047 难论脏腑 4861 难论疾病 6268 难论俞穴 6981 难论针法。《难经》并不是解释《内经》中疑难问题的著作它与《内经》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早期医学著作之一。疑系“扁鹊学派”体系亦未可知。《神农本草经》 东汉时期 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全书分三卷载药 365 种植物药 252 种动物药 67 种矿物药 46 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书中对于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准确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到今天也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 对于现代的中医临床仍旧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是中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药学基础。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约公元 150154 年约公元 215219 年汉族河南南阳人。《伤寒杂病论》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之祖”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 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张仲景著作的精神和他所掌握的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结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 在这部著作中 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 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晋代医学家王叔和、孙思邈的整理、注释把伤寒和杂病划分开来加以编排。到了北宋时代又经过医官孙奇、林亿等人的校正成为今天我们可以读到的《伤寒论》和《金匿要略》两部书。《伤寒论》中制定了 22 篇、397 法立 113 方《金匿要略》则制定了 25 篇立 262 方。 《中藏经》 东汉末年 华佗约 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综合性临床医著。又名《华氏中藏经》概括地叙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哲学基础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开创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的有别于《内经》《伤寒》的八纲辨证之先河总结了各种疑难杂病论治大法从理论到临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在中医学史上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发明的“麻沸散”更开创了世界全身麻醉药物的先例施行了外科手术。创五禽戏体育疗法又创用脊柱两旁夹脊绝位世称“华佗夹脊绝”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 《诊籍》 西汉时期 淳于意约前 205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诊籍即医案现在叫病历。记下了已愈患者的籍贯、姓名、职业、病名、病因、病性、诊断、治疗和愈后形成了最初的医案为我们留下了研究汉代医学的宝贵史料。。《史记仓公传》记载了 25 例病例。治愈 15 例不治 10 例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内 分泌、脑血管、传染病、外科、中毒以及妇产科、儿科。《诊籍》始祖淳于意。《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脉经》 公元三世纪西晋 王叔和201280 年名熙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重要贡献整理《伤寒论》著述《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理论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其贡献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3.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4.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5.总结脉象临床意义 。最大贡献有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整理保存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针灸甲乙经》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 年皇甫谧魏晋间公元 215282 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针灸甲乙经》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12 卷128 篇。对人体生理、病理经脉循行腧穴总数、部位、 针灸穴位图 取穴针法、适应症、禁忌症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书中论及人体生理、病理基本是按照《黄帝内经》但对针灸治疗学的特点重新进行了编排。 把与“用针”有密切关系的经文放在卷首 起开宗明义之效。 《针灸甲乙经》由古代《针经》即“灵枢”古名、《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汇集整理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 建立了完整的针灸理论实践体系。《肘后备急方》 东晋 葛洪284364 或 343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 《肘后备急方》是中医治疗学专著。8 卷70 篇。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 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 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雷公炮炙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刘宋雷敩约撰《雷公炮炙论》记述了制药的基本知识收载约 300 种药物的炮炙加工方法。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 等书中。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大总结是一部制药专着。初部奠定了炮制学基础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 《雷公炮炙论》三卷刘宋雷敩约撰于公元五世纪。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 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种区别要点别其真伪优劣是中药鉴定学之重要文献。 《诸病源候论》撰于隋代大业六年610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著作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 卷。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全书分 67 门载列证候论 1739 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 中医学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在“瘟病候”中认为某些传染病是由外界有害物质因素一“乖戾之气”所引起还能“多相染易”并可预防。 《黄帝内经太素》 隋代 杨上善 隋唐时代医学家。约于 575670 年曾在隋大业年间(605 年至 616 年)任太医侍御。原书 30 卷今国内只存 23 卷残本。此书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泄、伤寒、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重予编次、注释。本书是早期分类编纂、研究、注解《黄帝内经》的《黄帝内经太素》的语译本。本书以与其成姊妹篇的《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中的《黄帝内经》条文为底本保持了原书体例、分类对缺佚之卷有所增补。 《新修本草》 公元 657659 年唐显庆 24 年 苏敬、许敬宗、孔志约、于志宁、李勣等撰《新修本草》分三部分文献记载即《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据多数文献记载以上三部分共五十四卷 《本草》二十卷《本草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药图目录》一卷、《图经》七卷。载药 859 种比前代药学家陶弘景的 《本草经集注》增加 114 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诃黎勒等。《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大著作。此书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药物学更向前发展。 《千金要方》 约成书于唐代永徽三年(652) 孙思邈约 581682唐代医学家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人尊为“药王”。《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30 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 2 卷儿科 1 卷五官科 1 卷内科 15 卷其中 10 卷按脏腑分述外科 3 卷另有解毒急救 2 卷食治养生 2 卷脉学 1 卷及针灸 2 卷。共计 233 门方论 5300 首。《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奠定了中医方剂学基础被誉为我国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医学史上有深远影响。 《千金翼方》 约成书于唐代永淳二年(682) 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 《千金翼方》全书 30 卷计 189 门。合方、论、法共 2900 余首。 《食疗本草》 唐代 孟诜公元 612 年公元 713 年撰张鼎增补。《食疗本草》是唐代食物药治病专书。全书共 3 卷。原书有条目 138 条据《嘉佑本草》记载“张鼎唐开元间人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 ”书中除收有许多卓有疗效的药物和单方外还记载了某些药物禁忌。所载食疗方下均注明药性其次分记功效、禁忌其间或 夹有形态、产地等。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后世多有引用是一部研究食疗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外台秘要》 成于庸唐代天宝十一载752。 王焘郿人。王珪孙也本书汇集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全书 40 卷。共 1104门收载医方约 6000 余首。卷 12 为伤寒卷 36 为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 720 为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 2122 为五官科疾病卷 2324 为瘿瘤、痈疽等卷 2527 为痢、痔诸病卷 2830 为中恶、金疮、恶疾等卷 3132 为采药、丸散、面部诸疾卷 3336 为妇儿疾病卷 3738 为乳石卷 3940 为明堂灸法。中国唐代由文献辑录而成的综合性医书。又名《外台秘要方》。书中引录各书均附出处为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唐代 约公元 618-907 年 蔺道人 骨伤科专著。又名《理伤续断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一卷。首论整骨手法的 14 个步骤和方剂次论伤损的治法及方剂。书中记述了关节脱臼、跌打损伤、止血以及手术复位、牵引、扩创、填塞、缝合手术操作等内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内容比较丰富于临床研究有参考价值。 《经效产宝》 成书于唐代 847-852 年间 昝殷四川成都人又名《产宝》集唐代以前诸家关于胎产的论述兼收民间验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著成此书。 3 卷分 52 篇371 方。上卷论述养胎、保胎、安胎、食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胞下血、身肿腹胀以 及难产诸疾特别对横产、倒产作重点介绍。中下卷论述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与方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主要介绍具体病证治疗所列方药大多简易实用对妇产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平圣惠方》 北宋 王怀隐、陈昭遇等 中国宋代官修中医方剂著作。简称《圣惠方》。全书共 100 卷分 1670门类方 16834 首。每门之前都冠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关理论次列方药以证统方以论系证。包括脉法、处方用药、五脏病证、内、外、骨伤、金创、胎产 、妇、儿、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其中有关外科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开内障眼论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之详细过程均为中国现存最早记录。《太平圣惠方》是宋王朝组织编纂的第一部大型方书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理、法 、方、药完整体系的医方著作很有临床实用价值影响极大。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 1027 年 王惟一名王惟德北宋医家。公元 9871067 年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分上、中、下三卷。原书在 1027 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次年铸成“铜人”二座与书配合故全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集宋代以前针灸学之大成由政府颁行各州。又铸造针灸铜人模型两具其躯体脏腑可分可合作为针炙教学和考试医生之用可惜铜人至今下落不明 《普济方》 明代公元 1406 年定稿出书 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而成《普济方》原作 168 卷后来改为 426 卷分成 217 类共 788 法。全书有图239 幅。内容包括总论、脏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书中记载了许多疾病的治法如汤药、按摩、针灸等。《普济方》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方书。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证之下都列有多个方剂学者或医生只要依病查方以作参考。且此书也是十分宝贵的医学文献资料。《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载方竟达 61739 首。 《名医类案》 成书于明代 1552 年 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全书共 12 卷按病症分为 205 门以内科病案为主兼及外、妇、儿、五官、口腔等病症。所辑医案上自秦越人淳于意下至无明诸家凡辨证精详、治法奇验者皆予收录。每案详载姓名、年龄、体质、症状、诊断和治疗故述较完整理法方药亦相契合。案或详于证或详于因或详于治均有依据。在一些医案后并加有案语阐发己见。 本书为我国第一部医案专著。既是明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 也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 《本草纲目》 成书于明代 1590 年 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 年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2011 年 5 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药学著作。全书五十二卷载有药物 1892 种 其中载有新药 374 种 收集药方 11096 个 书中还绘制了 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 190 万字分为 16 部、60 类。《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 《针灸大成》 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 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 《针灸大成》又称《针灸大全》10 卷。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 1 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 23 针灸歌赋卷 4 针法卷 5 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 67 经络及腧穴卷 8 诸症针灸法卷 9 选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可称集明以前针灸学主要精华之作。 《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 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温疫论》 成书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 吴有性撰 《温疫论》温病著作。二卷。是一部中医药防治温疫病的专著。《温疫论》共 2 卷书中对温疫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治疗方法均有阐述。该书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成就并加以发挥阐扬还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和较为完善的温疫病的治疗方法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传染病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641 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的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 《审视瑶函》 刊于明代 1644 年 傅仁宇撰 《审视瑶函》眼科著作。一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卷首一卷。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及运气论卷一、二总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卷三-六将眼科病分为 108 症的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记述收方 300 余首并介绍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针、烙、点、洗、敷、吹等眼科外治法。并详述了用药宜忌和眼科针灸疗法等。对眼科疾患的诊法记述较详。是当时具有总结性的眼科学著述。 《医学衷中参西录》 初刊于 1918 至 1934 年间共 7 期。 张锡纯(1860-1933 年)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名曰“衷中参西”意在初步尝试沟通中西医学。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作者的医疗经验阐发医理颇多独到见解并制定若干有效方刘。堪称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当时《山西医学杂志》称之为“医书中第一可法之书” 《绍兴医报》称为“医家必读之书”据《奉天医学杂志》记载 朝鲜人称为“至贵至宝之救命书”而且当时各省立医校多以此为教材。该书不失为站在时代前沿的伟著时至今日仍是一本授人以巧的杰作。对于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科学研究仍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世界史736中国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83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仿线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921经济学(含宏、微观)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2017年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院)823综合化学之有机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2017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41美术专业理论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南大教授梁莹辞职原因是什么南大教授梁
  • 制表位的使用--Word论文排版技巧(二
  • 论著与临床研究的区别
  • 论著与论文的区别是什么
  • 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Word论文排版
  • 【求助】个案报道可以写成论著么?算一
  • 医学论文怎么写(医学综述个案报道病例
  • 高考作文格式不对扣几分演讲稿格式错了
  • 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Word论文排版
  • 医学论文写作的五大基本要素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 M] [J] [C]分别代表什么类型的著作
  • 最新文章
  •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三篇
  • 医学类论文种类及撰写规范和须知
  • 天津二中院召开2020年度学术研讨工作推
  • 冷门的学术著作 厚重的人生大书
  • 孔子文化大全 · 论著类朱子语类全五册
  • 电大护理本科论著类毕业论文常见
  • 著作权侵权要怎么认定
  • 怎么判定专著还是编著
  • AA第5届青年天文工作者科技论文写作学
  •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
  • 2020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何西淼
  •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步骤解读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