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统计方法

盲法--临床试验中的重要概念

时间:2018-03-02  来源:医学论文写作网  作者:

  第一个有记载的盲法试验出现在1784年,法国科学院为了调查医生Franz Mesmer提出的“动物磁性”理论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动物磁性”理论认为,掌握该技术的人不仅能够通过自己身体的“动物磁性”治愈患者,甚至能识别任何物品并让其带上磁性。由Benjamin Franklin 和 Antoine Lavoisier领衔的调查委员会设计了一个盲法试验,将木材、水等物品封起来让Mesmer学派医生识别,这一试验击碎了这些医生的谎言。1799年,英国化学家Humphry Davy进行了第一个以人作为干预对象的盲法试验,他在不告知受试者其所吸入气体种类的情况下,将受试者分别置于笑气和普通空气下,观察受试者的反应。

  科学界很早就认识到了盲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盲解为:在研究中,让研究者、试验参与人员、受试者、评价者等,不知道受试者所在的组别(或所接受的干预措施)的方法。针对研究中不同参与者实施盲法,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根据设盲对象的不同,盲法可以大致分为单盲、双盲和三盲。

  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中最常用的设盲方法,针对受试者和干预者进行设盲。受试者不知道其所接受的干预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干预者也不知道其所分配的措施(通常是药物)到底是什么。

  单盲:针对受试者(可以同时针对疗效评价者)设盲,使受试者(和疗效评价者)不知道其所接受的是哪种干预措施。往往在一些无法针对干预者设盲的情况下,选择采用单盲的方法。如,某种干预措施需要干预者亲自实施,比如在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研究中,术者需要进行手术操作,所以无法设盲。

  三盲:在双盲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资料收集者、分析者设盲。针对资料收集者设盲,能够避免收集区别对待造成的偏倚。对分析者设盲,能够有效避免分析过程中的主观倾向,避免分析者为了得到某一倾向性结论而反复进行统计方法和亚组分析的尝试,使分析结论更客观。

  除了单盲、双盲和三盲外,还有一些盲法原则的特殊应用。例如在某些干预性研究中,没有办法针对受试者设盲,但此时如果能够针对最终干预效果的评价者设盲,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评价中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倚。

  在针对患者设盲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两种药物或干预措施截然不同,患者能很容易识别出应用的是哪种干预措施。举个例子,比较针灸和药物的止痛效果,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时已经了解的这两种方法,而实施过程中能够直观的知道自己到底是接受的哪一种治疗。此时就可以用到“双模拟”的方法进行设盲。即针对两种处理方法各模拟一种伪药物(或疗法),作为安慰剂用于另一组患者中。在上个例子中,对针灸组患者加用一个安慰剂,对药物组患者加用无止痛效果的伪针灸治疗(当然还需充分要考虑其中的伦理问题)。此时,两组患者的干预措施就很难一眼辨别出来了。

  最后,盲法的应用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设盲的可行性。如在很多研究中,两种干预措施截然不同,也无法通过双模拟的方决,则不存在针对受试者设盲的可能性。同理,也有很多研究无法针对干预者设盲,如手术的例子。此时若还在研究方案中写明“双盲”或“单盲”等方法,就难免贻笑大方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为神马我们需要了解需治疗人数(NNT)
  • SCI论文中Efficacy、 Effectiveness和
  • 免费又好用的在线样本量计算工具
  • 聊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几点不足
  • 临床研究中如何选择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
  • 单组目标值法简介
  • 医学论文写作中P值的统计学意义与临床
  • 研究设计的分类
  • CER、OcR和RWR都是什么鬼
  • 临床试验性研究如何进行“干预”?
  •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 最新文章
  • “依从性”——治疗性研究中不可忽视的
  • 分层随机分组
  • 预后因素研究=指标预后价值的研究?—
  • 预试验也分类内外有别
  • 审稿意见中的减法
  • 怎么做好受试者的隐私
  • 临床研究为何较少使用随机抽样
  • 区组随机分组
  • 用诊断试验的思想评价分析中因素的预测
  • 炒土豆丝和洋快餐的区别——临床研究规
  • 病例-对照研究还是病例对照研究?
  • 在大数据中找到新机遇的巢式病例-对照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