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统计方法

“精准医学”如何在临床研究领域“落地”

时间:2018-06-09  来源:本站  作者:

  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以生物医学研究为基础,以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为目标,开展针对个体的“精准医学”,这一动态值得关注。

  据报道,科技部和卫生计生委已组织专家对“精准医学”进行了研讨,有可能将“精准医学”作为我国近期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我们如何看待“精准医学”?在医学领域中除了美国“精准医学计划”涉及的内容外,是否还有重要的领域可以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下面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讨论。

  “辩证施治”、“个体化诊疗”始终是临床实践的主旋律。无论有多少新概念炒作,“找不到两位相同患者”的现实使我们在临床实践层面必须面对患者的特殊性,其诊断和治疗必须个体化,才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群体研究为主流的现代临床研究是过渡到个体化诊疗的中间过程,其最终目标是“精准医学”,即个体化诊疗。

  现阶段临床研究以群体研究为主体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背景,即患者各不相同,在无法穷尽个体特点归纳总结的情况下,先解决共性规律的归纳总结,群体研究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所得研究结果可以在相似的人群中验证,其科学性得到学术界,成为临床医学的基石。共性规律与个体特点的归纳总结是一对矛盾,表面上直接对立不可调和,但操作层面存在过渡和磨合的机会。

  以临床治疗性研究为例,规范化治疗在临床取得很大成功,许多患者由此获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得到。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规范化治疗可以使多数患者获益,但疗效因人而异。可以将患者分解为疗效特别好的,疗效比较好的,和疗效较差甚至无效的三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在某些治疗中个体差异不大,而在另一些治疗中个体差异很大,后者给“精准医学”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机会。如果能将疗效最好的患者事先识别出来,使治疗方案“精准”到每一位患者,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治疗,提高疗效的结果显而易见。未被选中的患者可以选用其它治疗方案,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将形成一套针对不同患者的一组治疗方案。“精准医学”在临床治疗性研究中大有可为。在临床研究领域,“精准”是相对的,是大群体中的小群体,采用相对个体化的技术线。

  采用相对个体化的技术线在临床治疗性研究中“落地”是我能想到的“精准医学”在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一个方面。临床研究其它方面能否引入“精准医学”的概念,如何开展相应的研究,通过“精准”如何产生实质性临床获益,是下一步临床研究方研讨的重点,你有兴趣吗?把思理顺了就有机会,基金申请和课题立项、论文、都会有的。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为神马我们需要了解需治疗人数(NNT)
  • SCI论文中Efficacy、 Effectiveness和
  • 免费又好用的在线样本量计算工具
  • 聊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几点不足
  • 临床研究中如何选择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
  • 单组目标值法简介
  • 医学论文写作中P值的统计学意义与临床
  • 研究设计的分类
  • CER、OcR和RWR都是什么鬼
  • 临床试验性研究如何进行“干预”?
  •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 最新文章
  • “依从性”——治疗性研究中不可忽视的
  • 分层随机分组
  • 预后因素研究=指标预后价值的研究?—
  • 预试验也分类内外有别
  • 审稿意见中的减法
  • 怎么做好受试者的隐私
  • 临床研究为何较少使用随机抽样
  • 区组随机分组
  • 用诊断试验的思想评价分析中因素的预测
  • 炒土豆丝和洋快餐的区别——临床研究规
  • 病例-对照研究还是病例对照研究?
  • 在大数据中找到新机遇的巢式病例-对照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