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1等于2,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就学过,在数学领域是。1加1等于2在临床研究领域是吗?在“炒土豆丝和洋快餐的区别”一文中(回复102可查看详细内容)我们已经提到,1加1等于2中第一个1和第二个1是否一样的问题,谈到临床资料同质性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讨论。
决定临床资料同质性的第一个要素是研究对象的同质性。以肺癌为例,一例肺癌加一例肺癌是两例肺癌,显然没有问题,但是一例肺癌加一例肝癌是什么呢?只能说是癌症。但是癌症患者能用相同的方法诊断吗?能用相同的方疗吗?显然有问题。将不同病种癌症患者合并在一起进行研究很难总结出规律,得出科学结论。
临床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同质性通常采用设计入选标准的方法进行控制,单病种是设计的底线。在单病种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研究对象同质性的方法是选择疾病的亚型,或单病种中具有某种特征的患者。如肺癌可以选择小细胞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OPD可以选择有糖尿病基础疾病的COPD患者。
入选标准设计越严格,条件越多,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就越好。但条件过多,距离临床实际应用就越远。如果研究对象仅仅代表患者中很小一部分,研究结果在临床就很难真正发挥实质性指导作用。如学术界推崇的高质量临床研究的代表——随机对照研究,近些年就受到诟病。主要诟病的问题之一是,在充分科学性前提下设计的入选标准过严,条件过多,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所得的研究结果最终在临床应用时受到很大。因此,研究对象的选择要在科学性和临床需求之间找平衡点,要掌握好“度”,是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中的艺术。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