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篇文献是这样的(详细内容见本文参考文献),拟研究治疗痛经更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想想,这个研究需要将可能更有效的措施与常规措施进行疗效比较。但是在进行设计之前,如何确定这一措施能够达到“可能更有效”、并且依从性足够好的目的呢?看来选择干预措施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研究者针对此问题展开了一项“定性研究”:在进行干预之前,首先给予调查,根据病人反馈的信息确定合适的干预措施。通过调查作者发现,综合放松技巧这一治疗痛经的干预措施可行性不高,患者依从性差,后期研究难以顺利进行。作者特地引用病人的一段话来说明调查资料的获取过程:‘No, I wouldn’t do things like that, because I can’t sit at home, even at home or some where else and relax. Impossible.Something constantly enters my head and I’m always anywhere else. I have to do something. Not possible at all.’(Quote from a female student)。相反,对于保健按摩的这一干预措施则表现出较高的依从性。经过调查,作者解决了“(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务实可行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所要研究的干预措施)是什么”这一问题,体现了定性研究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调查、,就属于定性研究的方范畴,而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保健按摩可能是缓解痛经更可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就是定性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