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内科学 > 心脏病学

第一节 总论

时间:2009-06-24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是为身体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及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里的代谢废物带走。这些功能是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进行的,近些年来,由于急性传染病、肺结核的得到满意的的治病与预防。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人数上升到第一或第二位。因此学习循环系统疾病的知识,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对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要点

  一、心脏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其主要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一)心腔心脏是由房、室间隔及房室瓣分隔成四个心腔。两个薄壁、压力低的心房腔,即右、左心房,其功能主要是分别接受、储存和转运由体静脉和肺静脉回心血液;两个厚壁和压力高的心室腔,即右、左心室,其功能是充分接收由心房来的血液后,立即由心脏冲动引起心室肌收缩,使血液排入肺动脉和主动脉及其分支,分别将血液输入肺进行气体交换(摄氧和排出二氧化碳)和输送至组织以供代谢需要。

  (二)心壁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心外膜三层构成,内外两膜很薄,而肌层肥厚,心脏的舒缩是靠后者进行的。

  1.心内膜 此紧贴于心腔内壁,由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表面被复内皮细胞所构成,平滑光亮。各瓣膜都是由心内膜皱折而成。

  2.心外膜 透明而光滑,紧密贴附于心脏表面及大血管起始部。

  3.心肌层 是心壁的主要部分,由心肌纤维构成。心房肌薄,心室肌层厚,二者由房室口上的纤维坏隔开,故心房与心室可在不同时间内收缩。心室肌层由内、外螺旋肌及环形肌构成。螺旋肌为纵走纤维,呈螺旋状从心室基底部纤维环绕至心尖,而后转入深层内外螺旋肌互相垂直,故收缩时心腔沿长轴(心底至心尖)缩短,环形肌在内外螺旋肌层之间,为环形纤维,它的收缩可使心腔横径缩短,左心室含大量环形肌,故射血收缩时,主要是横径缩短多而纵轴缩短少;相对右心室富于螺旋肌,收缩时沿长轴缩短的程度较大,而游离缘仅轻度向室隔。这样右心室适应克服低阻力而泵出适量的血。而左心室适应高压力泵血。

  (三)心脏中心纤维体 也就是整个心脏的支架(将心房和心室肌以及各瓣膜组织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包括结缔组织、腱索和瓣膜其功能为控制血流的方向。

  二、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与主动脉瓣三个半月瓣相应部向外膨出处为主动脉窦、分别为左、右、后窦,若该处发生动脉瘤(动脉窦瘤)常可破入邻近的心腔、肺动脉或心包。如右窦动脉常破入右心,尤其右心室。

  主动脉弓的左侧部与肺动脉之间,在胚胎期有动脉导管相连,出生后,此导管闭合而为动脉韧带,如出生后不闭临床上称为动脉导管未闭。左锁骨下动脉与动脉导管之间的主动脉缩窄,绝大多数是先天性,动脉导管以下缩窄多为后天性。

  三、冠状动脉

  是主动脉的第一个分支动脉,为心腔的营养血管。左、右冠状动脉分别开口于主动脉窦的左前及右前窦内。

  (一)左冠状动脉 分两大支,前降支与左旋支。前降支行径弯曲,末稍多超过心尖到达膈面。它有左室前支、左圆锥支、左间隔前动脉等分支,供血给左室前壁及部分侧壁、前间隔及心尖。左、右圆锥支有时吻合成环,冠状动脉阻塞时可有侧支循环的形成。左旋支行走于冠状沟中,呈弧形弯曲向左直达膈面,分支有左室钝缘支、左室后支和左房支,供血给左室钝缘、侧壁及后壁(膈面)以及左心房。

  (二)右冠状动脉 分支有右室锐缘支、右室后支、左室后支、后降支、后间隔支、右房支等。右冠状动脉除供血右心室外,常越过后纵沟供血给左心室后壁(膈面)及室间隔之后半部。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血供多数人来自右冠状动脉,少数人来自左冠状动脉。(图3-1-1)

图3-1-1 冠状动脉分布示意图

  1.锐缘 2、钝缘 3、右心耳 4、左心耳 5、主动脉 6、肺动脉干 7、上腔静脉 8、下腔静脉 9、右心室 10、左心室 11、肺动脉圆锥 12、左冠状动脉13、前降支 14、左旋支 15、左圆锥支 16、左室前支 17、右室钝缘支 18、左室后支19、右冠状动脉 20、窦房结支21、右心房支 22、右室锐缘支23、右室后支 24、左室后支25、后降支

  动脉粥样斑块好发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上1/3,右冠状动脉或左旋支的近端。当动脉粥样斑块等阻塞血管可引起该支血管供血部位的缺血、坏死。

  四、心脏传导系统

  此由具有较高兴奋性及传导性的心肌纤维所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束支、及浦氏纤维。

  (一)窦房结 位于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是血管、神经、肌肉结构,有起搏细胞及过渡细胞,此处起搏细胞冲动发放频率最高,是整个心肌活动的起步点。

  (二)结间束 窦结与房室结间有三条传导途径,称前、中、后结间束,前结间束又分出一房间束称:Bachamnn束,以此联接左、右心房、窦房结与房室结。三条结间束中以前结间束最短,故在正常情况下,冲动易于先通过此束传导。

  (三)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右侧壁的后下方。其上端与三条结间束相连,下端延续至房室束。房室结为房室间正常传导的唯一通路。房室连接区包括冠状窦区、房室结、房室结与房室束的连接区。许多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房室连接区的传导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四)房室束(希氏束) 在房室 结下部传导纤维逐渐排列呈束状,向下延续成房室束。

  (五)左、右束支 房室束在室间隔上部分成左、右两支,左束支下行至室间隔上、中1/3交界处分成两组纤维,分别称为前上及后下分支。前上分支扇形分布于室间隔的前半部及左心室前侧壁。后下分支扇形分布于室间隔后半部及左心室膈壁。右束支较左束支细小,沿室间隔右侧面走行,分布至整个右心室。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二节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 第三节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
  • 第一节 总论
  • 第八节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
  • 第四节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
  • 第七节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
  •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
  • 第五节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 第十节 心肌疾病
  • 第十一节 心包炎(Pericarditis)
  • 第十三节 心性猝死
  • 第九节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Congenita
  • 最新文章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 第三节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
  • 第四节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
  • 第五节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
  • 第七节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
  • 第八节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
  • 第九节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Congenita
  • 第十节 心肌疾病
  • 第十一节 心包炎(Pericarditis)
  • 第十二节 梅毒性心血管病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