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内科学 > 血液病学

第一节 血液病学总论

时间:2009-06-24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在造血增殖负调控因子中有T细胞源、巨噬细胞源、LAK细胞源CIA(Colony inhibiting activity),其中以对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研究较多。

  二、IL-2/LAK细胞在肿瘤继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继承免疫是指给肿瘤患者整体输入具有抗瘤活性的因子和/或细胞,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肿瘤消退。

  IL-2是由TH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属糖蛋白,具有广泛的免疫活性:①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②刺激产生CTL;③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分泌;④刺激NK细胞增殖分化,增强NK活性;⑤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⑥刺激产生LAK细胞,即淋巴细胞在IL-2刺激下,经3-6天体外培养可成为一种对新鲜肿瘤细胞具有强烈杀伤作用的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LAK细胞可杀伤自体同种异体新鲜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联合应用IL-2和LAK细胞可取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IL-2可使输入的LAK细胞在体内继续增殖。LAK细胞数量与IL-2剂量与疗效直接相关,临床上已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亦有少数报道治疗急性白血病,亦可和化疗联合并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是rh IL-2比较昂贵、毒性大、获得大量LAK细胞亦较困难。

  1986年人们发现实体肿瘤组织中分离到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tiltration lymphocyte ,TIL)在体外经IL-2激活后可大量扩增并具有较LAK细胞强的杀瘤活性,且并用较小剂量的IL-2即可有明显的作用。

  三、单克隆抗体在血液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研究红细胞及其相关抗原 ①可代替目前以抗血清作为血型鉴定的方法,如已获得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A和抗B单抗;②研究血型抗原的多态性,发现新抗原,如发现Rh阳性D抗原就有7种变异;③从细胞膜上分离抗原,进行生化分型;④研究血型抗原的肽谱。

  (二)HLA抗系统的研究 HLA抗原在移植免疫和某些疾病发病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抗HLA单抗用于;①取代目前HLA定型的试剂;②发现新抗原;③分离HLA抗原进行生化分析;④研究HLA抗原功能及其与疾病发生及预后关系。

  (三)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1.急性白血病 在实践中已发现FAB分类的不足及认识不统一。1986年提出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即MIC的分类诊断。在免疫学诊断中,目前应用CD系列McAb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ALL的免疫分型进展迅速,1983年以前ALL一般分为T-ALL、B-ALL、Pre-B-ALL、NuII-ALL和普通型急淋(C-ALL),其中C-ALL和Pre-B-ALL预后最好,N-ALL、T-ALL次之,B-ALL最差。随着McAb进展,又将ALL分为T-ALL及非T-ALL两大类,后者又分为6个亚型:Ⅰ型表达DR;Ⅱ型:DR,B4;Ⅲ型:DR、B4、CALLA;Ⅳ型;DR、B4、CALLA、B1;Ⅴ型:Cu重链阳性;Ⅵ型:SmIg阳性,McAb在AML上进展缓慢,尚未见到对每一FAB亚型特异的免疫表型,但也有某些相关性,如用抗血小板McAbⅡb/Ⅲa和纯红细胞抗体(Glycophorina),可分别对M7和M6有肯定性诊断价值。

  2.出血性疾病 通过抗血小板单抗发现了血小板膜糖蛋白(GP)的性质与血小板反应的关系,阐明了一些血小板诱聚剂的受体。发现了巨大血小板症和血小板无力症分别与血小板表面GpIb和GpⅡb/Ⅲa的缺陷有关。利用GpⅡb/ⅢaMcAb进一步证实了GpⅡb/Ⅲa是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在活化血小板中是VWF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受体,后二者在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起重要作用。纤维蛋白原、VWF和纤维连接蛋白属粘附蛋白,与GpⅡb/Ⅲa是粘附蛋白受体超家系成员之一。

  3.了解造血细胞的个体发育过程与细胞恶变之间的关系,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过程和激活状态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

  (四)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1.探索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分离和浓缩造血干细胞,代替骨髓移植。

  2.应用于骨髓移植 用抗T-细胞McAb清除异基因供髓者骨髓中免疫活性细胞,减轻GVHD。在ABMT中清除自身骨髓中的残留白血病细胞以减少复发。

  3.治疗急性白血病或淋巴留 单独应用特异的McAb 或将McAb与同位素,毒素或细胞毒药物偶合成“生物导弹”。

  4.血栓导向诊断与治疗 常用的McAb有抗纤维蛋白和抗活化血小板单杭,将其与同位素(111In、99mTC、128I和131I等)标记后使成为血栓导向显像剂,阳性率可高达95%。将上述McAb与溶栓药物偶联成为单杭导向溶栓剂,特异性及疗效均较好。

  5.再障 根据原发再障发病机理,应用抗IL-2受体McAb进行治疗。

  单抗在治疗中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取得确切疗效,尚需克服许多困难。

  四、急性白血症治疗进展 

  当前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其策略是在实施个体化治疗前提下,给予联合、大剂量强烈诱导和早期强化治疗。近几年突出的进展是新药问世,主要有蒽环类,包括阿克拉霉素(Aclarubicin),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表阿霉素(Epirubicin),长春花碱酰胺(vendestine),胺苯吖啶(Amsacrine AMSA),去氧肋间型霉素(Pentostatin),VP16(Etopside)及VM26(Teniposid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等。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BMT)的研究发展迅速,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至1988年底资料,已进行异基因BMT二万余例,治疗病种20余种,70%以上是白血症,第一次完全缓解(CR1)的AML患者,移植后五年生存率为50±5%,复发率为20±5%,相当年龄组化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25-40%,提示BMT优于化疗。儿童CR1ALL化疗优于BMT,但高危及杂合白血病除外,成人CR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二节 贫血(Anemia)
  • 第三节 白血病(Leukemia)
  • 第一节 血液病学总论
  •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
  •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 第六节 淋巴瘤 (Lymphoma)
  • 第八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
  • 第七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
  • 最新文章
  • 第一节 血液病学总论
  • 第二节 贫血(Anemia)
  • 第三节 白血病(Leukemia)
  •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
  • 第六节 淋巴瘤 (Lymphoma)
  • 第七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
  • 第八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