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内科学 > 血液病学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orders)

时间:2009-06-24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L有诊断价值,特别是进行性降低。

  二、凝血时间 

  (CT,试管法)DIC早期,即弥散性微血栓形成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凝固时间缩短。后期继发纤溶为主,血液呈低凝状态,凝血时间延长。

  三、凝血酶原时间

  (PT)是外在凝血途径的筛选试验。DIC时因因子Ⅰ、Ⅱ、Ⅴ、Ⅶ和Ⅹ等均减少,故P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有意义。

  四、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KPTT)  

  是内在凝血途径的过筛试验。除因子Ⅶ和XIII外,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都可使KPTT延长。正常3545秒,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有意义。DIC的高凝期KPTT缩短,在消耗性低凝血期KPTT延长。

  五、纤维蛋白原定量 

  正常值为24g/L。DIC时被消耗,<1.5g/L有意义。但在感染、妊娠、恶性肿瘤、创伤或休克等“应激”状态下,纤维蛋白原量可增加,此时所谓正常量,实际已有所降低。

  六、凝血酶时间(TT) 

  反应凝血第三阶段的试验,正常1618秒,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诊断价值。DIC时纤维蛋白原减少及FDP增加,所以TT延长。

  七、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血凝块溶解速度可反映纤溶酶活力(优球蛋白凝块中含有纤溶酶原及纤溶酶活化素),正常为60120分钟,<70分钟,提示纤溶亢进。

  八、血浆副凝固时间 

  DIC时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与继发性纤溶形成的FDP结合形成一种可溶性复合物,当遇到鱼精蛋白或乙醇时,复合物分离,纤维蛋白单体又自行聚合成絮状物或胶状物,这种不经凝血酶作用而引起的凝聚现象称副凝。

  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见于DIC的早期。假阳性率高,局部血管内凝血亦可阳性,DIC晚期为阴性。

  九、FDP免疫学测定 

  FDP的X、Y、D、E碎片仍具有纤维蛋白原的某些抗原决定簇,故能与抗纤维蛋白原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FDP的免疫学检查方法较多,以乳胶凝集试验(半定量法)最为快速简便,正常值<10mg/L。

  十、红细胞形态学观察 

  血片上可见碎裂,畸形红细胞。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国内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存在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两项以上表现。

  (1)多发性出血倾向。

  (2)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4)抗凝治疗有效。

  (二)实验室检查

  1.主要诊断指标: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

  (1)血小板数低于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肝病DIC时血小板数低于50×109/L)。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4g/L(肝病DIC时<1g/L以下)。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DIC时超过60mg/L);

  (4)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5)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或纤溶酶原减低。

  2.疑难、特殊病例应用下列实验室检查1项以上异常:

  (1)因子Ⅷ:C降低、VWF:Ag升高,Ⅷ:C/VWF:Ag比值降低。

  (2)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3)血浆β-TG或TXB2升高。

  (4)纤维蛋白肽A(FPA)升高,或纤维蛋白原转换率增速。

  二、鉴别诊断见表5-5-6

表5-5-6  原纤、DIC。不伴有DIC的肝病全身出血的鉴别

<>
鉴别点原纤DIC不伴有DIC的肝病全身性出血
血栓形成少见常见
休克少见常见较少见
血小板计数正常减少正常或减少
出血时间正常延长正常或延长
红细胞形态异常常见
乙醇胶试验(-)(+)(-)
3P试验(-)(+)(-)
SDPS试验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二节 贫血(Anemia)
  • 第三节 白血病(Leukemia)
  • 第一节 血液病学总论
  •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
  •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 第六节 淋巴瘤 (Lymphoma)
  • 第八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
  • 第七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
  • 最新文章
  • 第一节 血液病学总论
  • 第二节 贫血(Anemia)
  • 第三节 白血病(Leukemia)
  •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
  • 第六节 淋巴瘤 (Lymphoma)
  • 第七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
  • 第八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