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机体的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影响。特别是严重的酸中毒,发展急速时可由于这两大重要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死亡。慢性酸中毒还能影响骨骼系统。
1.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H+离子浓度升高时,心血管系统可发生下述变化:
(1)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在[H+]升高时,对儿茶酚胺类的反应性降低,因而松弛扩张;但微静脉、小静脉都不如此敏感,因而仍能在一定[H+]限度内保持原口径。这种前松后不松的微循环血管状态,导致毛细血管容量不断扩大,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发生休克。
(2)心脏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正常时Ca++与肌钙蛋白的钙受体结合是心肌收缩的重要步骤,但在酸中毒H+与Ca++竞争而抑制了Ca++的这种结合,故心肌收缩性减弱。既可加重微循环障碍,也可因供氧不足而加重已存在的酸中毒。
(3)心律失常:当细胞外液[H+]升高时,H+进入细胞内换出K+,使血钾浓度升高而出现高钾血症,从而引起心律失常。此外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增多,竞争性地抑制排K+,也是高钾血症的机制之一。再就是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酸中毒,高钾血症更为严重。此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室纤维性颤动。
2.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抑制,严重者可发生嗜睡或昏迷。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酸中毒时脑组织中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故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该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2)酸中毒时生物氧化酶类的活性减弱,氧化磷酸化过程也因而减弱,ATP生成也就减少,因而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
3.骨骼系统的变化: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如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均可长时间存在达数年之久,由于不断从骨骼释放出钙盐,影响小儿骨骼的生长发育并可引起纤维性骨炎和佝偻病。在成人则可发生骨质软化病。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外,其它如呼吸功能也有改变。在代谢方面因许多酶的活性受抑制而有代谢紊乱。
(四)防治原则
1.积极防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液灌流状况,改善肾功能等。
2.给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危及生命,则要及时给碱纠正。一般多用NaHCO3以补充HCO3-,去缓冲H+。乳酸钠也可用,不过在肝功能不全或乳酸酸中毒时不用,因为乳酸钠经肝代谢方能生成NaHCO3。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 THAM或Tris)近来常用。它不含Na+、HCO3-或CO2。其分子结构式为(CH2OH)3CNH2,它是以其OH-去中和H+的
例如:H2CO3+OH-→H2O+HCO3-;HCl+OH-→H2O+Cl-。可挥发酸均能中和。因此它可以用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也可用于混合性酸中毒病人。
它的缺点是用得过多过快,病人呼吸抑制能导致缺氧及CO2重新积累。因为它能同时迅速降低H+和Pco2之故。此外,此药输注时不可漏出血管外,因为剌激性强能引起组织坏死。这些均应在使用中加以注意。
3.处理酸中毒时的高钾血症和病人失钾时的低钾血症:酸中毒常伴有高钾血症,在给碱纠正酸中毒时,H+从细胞内移至细胞外不断被缓冲,K+则从细胞外重新移向细胞内从而使血钾回降。但需注意,有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因有失钾情况存在,虽有酸中毒但伴随着低血钾。纠正其酸中毒时血清钾浓度更会进一步下降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低血钾。这种情况见于糖尿病人渗透性利尿而失钾,腹泻病人失钾等。纠正其酸中毒时需要依据血清钾下降程度适当补钾。
严重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酸中毒,则需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方能纠正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代谢尾产物潴留等紊乱。
6/8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