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基础医学 > 局部解剖学

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局部解剖学

时间:2009-07-16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额顶枕区

  此区的界限: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为上颞线。由浅入深分为五层,即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肌和枕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浅部三层结合紧密,称头皮;深部二层结合疏松,易分离。

  1、皮肤:

  此区的皮肤有三个较显著的特点,即厚而致密,血管丰富,大量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

  2、浅筋膜:

  是血管神经最丰富层次,视为该区血管神经的通道,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团状的脂肪组织相互交织且又分布明确网罗而成。致密结缔组织形成许多垂直的结缔组织小梁,紧密连于表浅的皮肤和深面的帽状腱膜,三者形成一个独特的整体结构即头皮。同时,相互间又形成无数小格。在小格内充满脂肪团,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是最坚韧层次,腱膜厚而致密,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延续为颞浅筋膜。也是构成和运动头皮及开大眼裂的主要动力层次结构。其前后纵向张力较大而横向张力较小,因此,处理不同方位的切开或损伤时,应区别对待。

  4、腱膜下结缔组织:

  是最薄弱层次,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移动性大,又称为腱膜下间隙,为头皮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疏松结缔组织范围广易剥离,且含导血管并与颅顶骨内的板障静脉及颅腔内的静脉窦相通,故称此层次为危险间隙。

  5、颅骨外膜:

  是最薄层次,致密坚韧,与骨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连结,相互间结合疏松易剥离,在骨缝处结合紧密,并与硬脑膜外层即颅顶骨内膜相延续。由骨外膜内发出细小的血管进入并营养颅顶骨外板,但成骨能力较弱,对骨的发育、生长影响不大。

  五层次结构各有特点,区分明显,帽状腱膜则是核心和重点。各层间相互结合形式不一,构成的头皮是此区的关键。翻开头皮层后,腱膜下结缔组织随之破坏,在骨表面仅留有骨外膜,实际需处理的仅是一个复合层即头皮。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颈部层次-局部解剖学
  • 前臂前区-局部解剖学
  • 甲状腺-局部解剖学
  • 锁骨上三角 -局部解剖学
  • 纵隔的左侧面观 -局部解剖学
  • 足底-局部解剖学
  • 十二指肠-局部解剖学
  • 小腿前区-局部解剖学
  • 股三角-局部解剖学
  • 颈动脉三角-局部解剖学
  • 膀胱-局部解剖学
  • 足背-局部解剖学
  • 最新文章
  • 下肢-局部解剖学
  • 臀部-局部解剖学
  • 股三角-局部解剖学
  • 隐静脉裂孔-局部解剖学
  • 收肌管-局部解剖学
  • 股内侧区-局部解剖学
  • 股后区-局部解剖学
  • 膝后区-局部解剖学
  • 小腿前区-局部解剖学
  • 小腿外区-局部解剖学
  • 小腿后区-局部解剖学
  • 踝-局部解剖学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