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基础医学 > 局部解剖学

面部浅层-局部解剖学

时间:2009-07-16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一)皮肤

  薄而软富于弹性,血管较丰富及含大量的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三个特点很突出。

  (二)浅筋膜

  即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血管、神经、大量的表情肌。

  1、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不等量脂肪,并可因个体及机体状况差异较大及敏感地发生变化。在颊部脂肪含量较多并形成团状的颊脂体,充填颊间隙内及腮腺管周围,有利于咀嚼运动。在睑部脂肪含量最少极为疏松,适于眼睑轻微的活动,但对体液的反应十分敏感。

  2、表情肌

  围绕面部裂孔环绕和放射状分布。大体可分为三群,眼周围肌、鼻周围肌和口周围肌,完成面部裂孔的开大和关闭。口周围肌的运动幅度较大,肌间有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并形成面部间隙即眶下间隙和颊间隙。颊间隙位于颊肌的浅面,有腮腺导管、面动脉和面静脉及面神经的颊支通过,其间充满颊脂体。由颊间隙向内上即进入眶下间隙,位于上唇方肌深面,面动脉和面前静脉由颊间隙过渡到眶下间隙。眶下间隙深面即上颌骨,由眶下孔出入的血管神经进入此间隙,此处骨壁也较薄,是处理上颌窦的良好进路。

  3、血管

  面部血管有面动脉 facial artery 及其分支和面静脉 facial vein及其属支,二者于口角外侧进入颊间隙,并迂曲向内上走行。在鼻的外侧,又通过眶下间隙达内眦,移行为内眦动静脉。面动脉位置较深,居面静脉内侧,沿途发出较大的上、下唇动脉,并与对侧相互吻合形成口周围血管环。面前静脉较表浅,定位于内眦至下颌角之间,该血管一般无瓣膜,通过内眦静脉和翼丛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故两侧面静脉间区域称为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4、面部神经

  面部是人类对外交流感情的窗口,神经系统的配布也适于该功能的需要,该局部有感觉、运动和植物性三条神经专线,即三叉神经、面神经和交感神经。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分布于面部浅层的属感觉性,有三条终末支于面部同一垂线的三个骨孔穿出后,分布于面部由眼裂、口裂划分的三个区域内。即眼裂以上;眼裂与口裂之间;口裂以下。

  面神经 facial nerve:

  属运动性,由茎乳孔出颅,穿腮腺,以5组终支形式分布于面部表情肌。5组终支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以确保完成面部极微小的表情变化。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颈部层次-局部解剖学
  • 前臂前区-局部解剖学
  • 甲状腺-局部解剖学
  • 锁骨上三角 -局部解剖学
  • 纵隔的左侧面观 -局部解剖学
  • 足底-局部解剖学
  • 十二指肠-局部解剖学
  • 小腿前区-局部解剖学
  • 股三角-局部解剖学
  • 颈动脉三角-局部解剖学
  • 膀胱-局部解剖学
  • 足背-局部解剖学
  • 最新文章
  • 下肢-局部解剖学
  • 臀部-局部解剖学
  • 股三角-局部解剖学
  • 隐静脉裂孔-局部解剖学
  • 收肌管-局部解剖学
  • 股内侧区-局部解剖学
  • 股后区-局部解剖学
  • 膝后区-局部解剖学
  • 小腿前区-局部解剖学
  • 小腿外区-局部解剖学
  • 小腿后区-局部解剖学
  • 踝-局部解剖学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